[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64246.5 | 申请日: | 201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3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千叶朋广;高桥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楷 |
地址: | 日本群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其上接合有用于连接将载热体导入导出的管路的管接头。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加热芯上的热交换器,公知有箱部连接有用于导入导出冷却水的作为外部配管的管路的热交换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热交换器中,用于连接口径比箱部的截面高度大的管路的连通部件(管接头)设在箱部的发动机冷却水(温水)的导入导出口。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2-62084号公报。
近年来,针对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加热芯小型化以及轻量化(除了热交换器自身的轻量化之外,还有包含满水时的载热体重量的轻量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进行了通过使箱部小型化而应对这种呼声的尝试。但是,若要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造的热交换器中使箱部小型化,则由于作为外部配管的管路的直径因与气体设备的关系而基本上是确定的,所以在连通部件的上游一侧以及下游一侧,口径的差距过大,难以仅通过连通部件吸收该口径的差距。而且,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造的热交换器中,特别是在冷却水导入一侧,从管连接部导入箱部的冷却水的流股具有在在箱部内朝向箱部长度方向直行的指向性,所以有在管连接部与箱部附近连通的管中冷却水不易流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载热体的流动良好的热交换器,能够应对箱部小型化以及轻量化、进而热交换器整体小型化以及轻量化的呼声,并且使载热体大致均匀地在各热交换管中流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在载热体的入口一侧和出口一侧具备箱部,通过并行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使两箱部之间连通,并且在载热体入口侧箱部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接合有与外部配管相连的入口侧管接头,在载热体出口侧箱部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接合有与外部配管相连的出口侧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一方的箱部的管接头接合部设有朝向外侧的鼓出部。在本发明的热交换器中,由于在载热体的入口一侧或者出口一侧中的至少一方的箱部的管接头接合部上设有上述鼓出部,所以上述箱部能够在管接头接合部和其它的部位以不同的直径形成,能够提高箱部的设计自由度。并且通过将箱部形成为在其它的部位外径比管接头接合部小,箱部小型化。进而通过将箱部形成为其它的部位的内径比管接头接合部小,内部充满了载热体之际的箱部的重量轻量化。
在本发明的热交换器中,优选上述鼓出部形成为端面横贯管接头横截面的一部分。通过形成这种鼓出部,在管接头接合部也谋求了箱部的小型化、轻量化。
而且,优选上述鼓出部形成为由具有弯曲鼓出形状的端面的弯曲鼓出部构成。尤其优选上述鼓出部设在箱宽度方向中央部。通过这样形成鼓出部,配置在箱部的管接头接合部附近的热交换管内的载热体的流股和与管接头相连的管路内的载热体的流股经由上述鼓出部而顺畅且连续地连接。特别是在上述鼓出部设在入口侧箱部上的情况下,由于从入口侧管路导入的载热体被赋予朝向管接头接合部附近的热交换管的流动指向性,所以管接头接合部附近的热交换管内的载热体的流动性提高。进而,由于上述鼓出部也设在出口侧箱部,赋予了从管接头接合部附近的热交换管朝向出口侧管路的流动指向性,管接头接合部附近的热交换管内的载热体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
而且,上述鼓出部也能够形成为由具有大致矩形的端面的矩形鼓出部构成。即,鼓出部的端面不是上述那样在箱宽度方向的一部分突出的形状,而能够形成为在箱宽度方向上均匀地鼓出一定量的形状。通过这样形成鼓出部,能够将管接头的截面在箱宽度方向上扩大,使管接头的内部流流路的截面积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外部配管而使管接头的内部流路的截面形状相对于外部配管连接一侧的管接头部分为圆形,关于朝向箱部的连接侧部分,例如能够形成具有箱宽度方向的长径的椭圆或者长圆。这样,即使在与管接头相连的管路(外部配管)的直径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将管接头的箱部连接侧部分的截面向箱高度方向扩大,其结果,能够抑制箱部高度的增加。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箱部在其长度方向的上述鼓出部以外的部位具备实质上由一定的截面形状构成的一定截面部。尤其优选上述鼓出部形成为锥状并与上述一定截面部相连。通过使上述箱部为由这种一定截面部和鼓出部构成的比较简单的结构,热交换器结构零件的加工容易。例如,能够通过深冲加工形成上述鼓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有限公司,未经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4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