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标记墨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64123.1 | 申请日: | 201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2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岩佐敦;户井阳子;藤原嘉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9D11/00 | 分类号: | C09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标记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标记墨组合物,其中所述水性标记墨组合物具有对于用诸如切削油和润滑油的油污染的金属和树脂等非吸收表面的适当的和良好的润湿性,并且所述水性标记墨组合物可以低粘度地在其上平滑地书写而不被排斥,以使得可以获得具有高遮蔽性和高固着性的画线;此外,所述水性标记墨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墨流出性并且即使当遮蔽剂经时沉降时也易于通过简单的搅拌操作再分散,并且所述水性标记墨组合物具有优异的遮蔽性和稳定性。
背景技术
迄今已知许多能够在金属和树脂等非吸收表面上提供良好的画线而不被排斥的水性标记墨组合物。
为了提供,例如,由于清楚的图像能够形成于附着有油的金属表面上和防止易于被剥离而能够满足在生产过程中的识别性并且富有便利性和实用性的附着油的金属表面用标记墨组合物,已知如下所述的附着油的金属表面用标记墨组合物:至少包括着色剂、树脂和选自醇类、乙二醇醚类和酯类的至少一种溶剂,并且其中包括10重量份上述墨组合物和1重量份包括矿物油作为主要组分的油脂的干燥皮膜具有2B以上的铅笔硬度(参考,例如专利文献1和2)。
上述附着油的金属表面用标记墨组合物与常规的标记墨组合物相比具有良好的固着性但是未必发挥足够高的固着性,并且由于其包含大量挥发性有机溶剂,因此从使用者的作业环境的观点其存在问题。
另一方面,已知作为具有接近于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共混配方的组合物是1)光化学雕刻(photochemical engraving)用修正液,其包括包含丙烯酸的共聚物的碱中和产物或者包含马来酸酐的共聚物的碱中和产物、包含氧化钛的颜料、乙醇或者乙醇和水的溶剂以及炔属二醇类或炔属醇类消泡剂(参考,例如专利文献2和3),2)水性金属墨,其特征在于向包括树脂、铝浆和水的墨主成分添加炔属醇衍生物作为添加剂(参考,例如专利文献4),3)圆珠笔用水性墨,其特征在于添加和包含2,4,7,9-四甲基-5-癸基-4,7-二醇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和3,6-二甲基-4-辛炔-3,6-二醇中至少一种作为共混组合物的一种组分(参考,例如专利文献5),和4)圆珠笔用水性墨,其包括基于墨的总量为2重量%以下的炔属二醇类和/或炔属醇类、水溶性有机溶剂、水溶性染料和水(参考,例如专利文献6)。通常地,已知颜料墨通过添加炔属醇类和加成环氧乙烷的炔属醇类衍生物等而增加粘度(参考,例如专利文献7)。
在上述专利文献2-6中记载的各个墨组合物的配方接近于本发明的配方,但是由于在专利文献2和3中溶剂是乙醇或者乙醇和水的混合物,因此从画线的固着性不良的观点,该墨组合物存在问题,并且从气味考虑,共混有大量乙醇的墨组合物存在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添加炔属醇类衍生物以防止由于包含在铝浆中的矿油精(mineral spirit)而产生的针孔,和在专利文献5和6中,将为环氧乙烷加成物的炔属醇类添加至水性墨圆珠笔用墨以改进珠(ball)的润湿性。本发明在发明的问题、目的和技术概念(其构成及作用效果)方面与上述专利文献4-6不同。
另一方面,具有本领域常规知识的人员可以估计到,当在用油污染的非吸收表面(金属表面等)上描画时,水性标记墨通过控制其至相应于表面状态的表面张力而较不容易被排斥。然而,通常地,墨组合物不能在不改变其表面张力的情况下接触所有种类(表面张力)的油(污染物)。预计如果控制墨的表面张力低至极限,墨不应当在任何表面上被排斥。然而,相反地,也预计画线会渗开,并且现在的状况是难以获得良好的画线。
另一方面,从氧化钛由于其高的比重而经时沉降和分离的观点,遮蔽力优异的包含氧化钛的书写工具用墨组合物通常存在问题。因此,迄今为止已经采用在使用墨组合物之前将其充分地再分散然后使用它们的手段、提供具有剪切稀化粘度(shear thinning viscosity)的墨组合物以抑制氧化钛沉降的手段和通过组合它们而获得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铅笔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铅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4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