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3088.1 | 申请日: | 201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3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彻也;山本贵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8/17 | 分类号: | B60T8/17;B60T8/48;B60T8/88;B60T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用于抑制车轮旋转的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制动系统,包括:(a)抑制车轮旋转的液压制动器;(b)主缸;(c)蓄能器;(d)利用该蓄能器的液压通过电気致动器的驱动而工作的增压机构;以及(e)选择该增压机构的液压和主缸的液压中较高的一者并供应给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缸的选择阀。
在电気致动器正常的情况下,增压装置通过电気致动器而工作,在异常的情况下,通过主缸的液压而工作。此外,在从蓄能器可供应高压的工作液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比主缸的液压高的液压,但如果蓄能器的液压变低,增压机构的输出液压也会变低。
由于增压机构的输出液压和主缸的液压中较高的液压通过选择阀被供应给制动缸,因此在蓄能器的液压低、增压机构的输出液压低的情况下,主缸的液压被供应给制动缸。
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制动系统,包括(a)被设置在车辆的前后左右车轮上以抑制车轮旋转的液压制动器;(b)主缸;(c)设置在主缸与前轮的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缸之间的机械式倍力机构;以及(d)孔子高压源及其高压源的液压的电磁阀。在该制动系统中,在高压源和电磁阀正常的情况下,由电磁阀控制的高压源的液压被供应给前轮和后轮的制动缸。在电磁阀等异常的情况下,由机械式增压机构产生的液压被供应给前轮的制动缸,主缸的液压被供应给后轮的制动缸。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表2009-5026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0-2872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问题是实现制动系统的改进。
权利要求1涉及的制动系统包括:(a)液压制动器,被分别设置在车辆的多个车轮上,通过制动缸的液压而工作,对该车轮的旋转进行抑制;(b)手动式液压源,通过驾驶员的制动操作而产生液压;(c)动力式液压源,通过电能的供应而产生液压;(d)高压产生器,能够利用该动力式液压源的液压而输出压力比所述手动式液压源的液压高的液压;(e)共同通路,经由第一单独通路与所述多个液压制动器的制动缸中的第一制动缸连接,并经由所述第一单独通路之外的第二单独通路与所述多个制动缸中的所述第一制动缸之外的第二制动缸连接,并且与所述高压产生器相连接;(f)高压产生器切断阀,被设置在该共同通路与所述高压产生器之间;(g)第一手动通路,连接所述第一单独通路和所述手动式液压源;(h)第一手动切断阀,被设置在该第一手动通路中;(i)第一开闭阀,被设置在包含所述第一单独通路、所述第二单独通路以及所述共同通路的液压供应通路的、所述第一手动通路的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制动缸之间;(j)供应状态控制装置,通过至少控制所述高压产生器切断阀、所述第一开闭阀以及所述第一手动切断阀,来控制对所述制动缸的液压的供应状态。
在本制动系统中,例如,当将高压产生器切断阀、第一开闭阀设为开状态时,可将高压产生器的液压供应给第一制动缸和第二制动缸。在此情况下,当将第一手动切断阀设为闭状态时,能够防止第一制动缸的液压向手动式液压源逆流。
此外,当将高压产生器切断阀设为闭状态、将第一开闭阀设为闭状态、并且将第一手动切断阀设为开状态时,能够使得第一制动缸在与高压产生器以及第二制动缸都断开的状态下连通至主缸。此外,由于第一制动缸和第二制动缸断开,因此就算包含第一制动缸的制动管路和包含第二制动缸的制动管路中的任一者发生泄漏,也能够使得其影响不波及到另一制动管路。
如此,在本制动系统中,通过控制高压产生器切断阀、第一开闭阀、第一手动切断阀,能够以各种方式向制动缸供应液压。
第一开闭阀既可以设置在液压供应通路中比与高压产生器连接的部分更靠第二制动缸侧的部分,也可以设置在比与高压产生器连接的部分更靠第一制动缸侧的部分(高压产生器的连接部与手动通路的连接部之间的部分)。不管设置在哪一部分,都能够使第一制动缸与第二制动缸连通或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30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