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于向主体粘贴前的封面加入折弯加工用的纹线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3046.8 | 申请日: | 201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1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野野下彬;高井慎一;小岛伸幸;胁本茂;横木健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利用国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2C11/04 | 分类号: | B42C11/04;B42C1/00;B42C5/04;B42C1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于 主体 粘贴 封面 加入 折弯 工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隔着背形成区域而在两侧具有表封面形成区域及背封面形成区域的封面的、该背形成区域向主体的背粘贴,然后,对封面进行折弯加工的无线装订时,对于向主体的背粘贴之前的封面加入折弯加工用的纹线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无线装订机例如具备:沿着主体搬运路配置的进行无线装订处理的一连串的处理单元(铣削单元、上浆单元及封装单元);沿着主体搬运路能够往复运动的夹紧单元;使夹紧单元往复运动的夹紧单元驱动机构。并且,夹紧单元具有一对夹紧板,主体由一对夹紧板夹持,在依次通过一连串的处理单元的期间进行无线装订处理。
在该无线装订机中,一对夹紧板由固定夹紧板和可动夹紧板构成,夹紧单元具有使可动夹紧板沿着与固定夹紧板接近及分离的方向移动的间隔调节设备。并且,在铣削单元的上游侧的主体插入位置,主体以背面朝下的方式放置在主体插入位置上配置的对齐板上,并插入到夹紧单元的一对夹紧板之间,由这一对夹紧板夹持之后,由夹紧单元沿着主体搬运路向铣削单元传送。
铣削单元具备铣床,由一对夹紧板夹持的主体通过铣削单元上方期间,进行切削主体的背并用于使浆浆糊均匀地附着于主体的背的整体上的前处理加工。然后,将由一对夹紧板夹持的主体向上浆单元传送。
上浆单元具备浆糊罐及上浆辊等,在由一对夹紧板夹持的主体通过上浆单元上方期间,向主体的背赋予浆糊。然后,将由一对夹紧板夹持的主体向封装单元传送。
封装单元具备底板及一对钳板。一对钳板由固定钳板和可动钳板构成,在根据主体的厚度而预先调节它们的间隔的状态下待机。当装订处理开始时,从封面供给部将封面搬运到底板及一对钳板上。然后,被夹持在一对夹紧板之间的主体停止在主体的背与封面的背形成区域对置的位置。并且,底板及一对钳板上升,封面由上升的底板向主体的背按压,与此同时,可动钳板向接近固定钳板的方向移动,封面在主体的背的角部附近被从两侧向主体的侧面按压。由此,封面粘贴在主体的背上,并且在主体的背的角部沿着主体的侧面折弯,从而能够形成书本。然后,夹紧单元返回到主体插入位置,并且在此,一对夹紧板打开至最大限度,将书本排出。
然而,在以往的无线装订机中,在封面厚的情况下或封面的纸质比较硬的情况下,仅通过封装单元的一对钳板将封面从两侧向主体的侧面按压的话,有时存在封面未充分折弯而无法得到背的角部大致形成为直角的完成良好的书本的问题。
为了消除该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如下的一种无线装订机:在封面供给部与一对钳板之间的封面搬运路中配置纹线加入装置,在将封面从封面供给部向一对钳板上搬运期间,在封面上的与主体的背的角部接触的位置加入平行的两条纹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无线装订机的纹线加入装置具备:安装在横穿封面搬运路而延伸的驱动轴上,且沿着轴向空开间隔配置的第一及第三纹线加入辊;安装在与驱动轴平行地延伸的从动轴上,且沿着轴向空开间隔配置的第二及第四纹线加入辊。并且,第一及第三纹线加入辊具有凹部,第二及第四纹线加入辊具有凸部,第二纹线加入辊的凸部嵌入到第一纹线加入辊的凹部而形成第一纹线加入辊对,第四纹线加入辊的凸部嵌入到第三纹线加入辊的凹部而形成第二纹线加入辊对。
并且,封面在从封面供给部被搬运到一对钳板上期间,通过第一及第二纹线加入辊对的各自的辊间隙,由此,向封面赋予两条平行的纹线。
此外,第一纹线加入辊对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驱动及从动轴上,而第二纹线加入辊对固定在驱动及从动轴上。
另外,纹线加入装置具备:与驱动轴平行地延伸的引导杆;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引导杆上的移动块;与引导杆平行地延伸且能够绕轴旋转的进给丝杠;使进给丝杠旋转的电动机。并且,在移动块上形成有贯通孔,该贯通孔具有与进给丝杠对应的螺纹槽,进给丝杠与移动块的贯通孔卡合,在进给丝杠的旋转的作用下,移动块沿着引导杆滑动。而且,在移动块设有前端具备轴承的突起,该移动块的轴承嵌入到第一纹线加入辊的凹部内。如此,伴随着由进给丝杠的旋转产生的移动块的滑动运动,而能变更第一及第二纹线加入辊对间的间隔。
此外,为了应对伴随着上述第一及第二纹线加入辊对间的间隔的变更的、封面的背形成区域的中心位置的变更,而具备用于调节封面供给部中的封面的供给位置的一对引导板,而且,具备变更一对钳板的位置的机构。
如此,根据主体的厚度来变更封面的第一及第二纹线加入辊对间的间隔,而且,分别调节封面供给部的一对引导板的位置及一对钳板的位置,由此,在封面上的与主体的背的角部接触的位置加入两条平行的纹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利用国际株式会社,未经好利用国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3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