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61998.6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2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庆大;居川忠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338 | 分类号: | B60R21/2338;B60R21/20;B60R21/201;B60R21/237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部 碰撞 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特别是涉及防止在车辆发生后部碰撞时就座于最后部座椅上的乘员向后方移动而朝向车辆后端部发生二次碰撞的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根据各种碰撞时的方式来适当地限制乘员,将配备于车辆的气囊装置配置于车内的各个部位。
例如,已提出了在车辆发生后部碰撞事故时保护乘员免受从车辆后方施加的冲击的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
近年来不断开发的超紧凑型车或各种小型厢式车类型的箱式车中,为了充分确保车厢空间,有时以座椅靠背位于尾门的前方附近的方式配置最后部座椅。作为最后部座椅,例如在超紧凑型车中有时也与后退的前座椅相当。三排座椅布局的小型厢式车中,与第三排座椅相当。
在这样的最后部座椅的座椅靠背与尾门接近的车辆中,例如,以时速50km/h左右从后方与行驶车辆等发生碰撞时,后座乘员因碰撞时的惯性力而向座椅后方(碰撞车辆方向)移动,存在将后头部撞在车辆后端部的后车窗等上的可能性。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可有效防止这样的事故。
现有的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中,将车辆的车顶后端部、例如顶板的最后端与后车顶顶棚内饰板之间的空间作为气囊的收纳空间,来收纳处于折叠状态的气囊。
接着,当检测出从后方对车辆的冲击时,与气囊连接的充气机进行动作,向气囊内喷出气体。通过喷出的气体使气囊从车顶内的收纳空间朝向车厢内的下方膨胀展开成帘状,从而覆盖后车窗的整个区域。由此,防止向后方移动的乘员向后车窗发生二次碰撞(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5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588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帘状覆盖后车窗的后部碰撞气囊装置,气囊的上边以三点固定于车顶。膨胀展开的气囊的上边被保持而成为悬臂固定状态。
因此,在气体流入时由于该气体的流势而使气囊的膨胀程度不均,存在直至气囊整体膨胀展开结束为止比较耗时的问题。另外,当后车窗的倾斜较大时,还存在无法沿着车窗面稳定地展开的可能性。
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沿着后车窗玻璃膨胀展开的气囊的左右两端部设置了张力施加部。通过将该张力施加部的下端部固定到车辆的后部支柱等固定部件上,膨胀后的气囊在车辆后部支柱的中间高度位置以规定的张力膨胀展开。
但是,此时,由于在膨胀阶段对气囊施加有横向的张力,因此也存在阻碍气囊向下方顺畅地展开的可能性。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其能够消除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在发生后部碰撞时能够在车辆后部的适当位置顺畅地膨胀展开,以确保向后方移动的乘员的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具备:后部碰撞检测部,检测车辆的后部碰撞;充气机,响应于由上述后部碰撞检测部检测到的冲击而向气囊供给气体;气囊,与上述充气机连接并通过从上述充气机供给的气体进行膨胀;袋状体,收纳上述气囊,且在宽度方向伸长时长度方向收缩;固定部,设于上述车辆的侧部构架并固定上述袋状体的长度方向端部;及收纳部,沿着上述侧部构架设置到车辆的上部或下部,并收纳被固定于上述固定部上的上述袋状体;随着上述气囊的膨胀,收纳于上述收纳部的上述袋状体在宽度方向上伸长、且在长度方向上收缩,并在上述固定部之间保持张紧状态而被定位。
上述侧部构架也可以是车辆的最后部的柱状构架。
上述侧部构架也可以是设于车辆的最后部的车门的框体构架。
上述袋状体也可以设置成:随着上述气囊的膨胀,上述袋状体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伸长、且长度方向的长度缩短,上述袋状体被限制为规定膨胀形状,并处于沿着连接上述固定部之间的直线的位置上。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起到如下效果:在通常时可紧凑地收纳于车顶内或尾门,在发生后部碰撞时可在适当的位置膨胀展开成规定形状,以保护向后方移动的乘员的后头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被收纳于车顶内的状态的车内情况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气囊在车辆的最后部位置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车内情况的图。
图3A是仅表示图1中的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且表示该气囊装置被收纳的状态的图。
图3B是仅表示图2中的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且表示该气囊装置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后部碰撞用气囊装置被收纳于车辆后端侧车顶内并以两端支撑于支柱的状态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田株式会社,未经高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1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聚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极型电磁式扫描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