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用于形成列车的联运铁路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61945.4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2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H·O·威克斯;M·W·迪路易吉;J·玛格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路赛跑者N.A.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0 | 分类号: | B61D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志强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用于 形成 列车 联运 铁路车辆 | ||
1.一种形成包括前、后拖车(14,12)的一列拖车(12)的改进型联运轨道车辆,这些拖车相互连接并且通过所述联运轨道车辆(10)支撑以在铁路轨道上行进,每个拖车(12)包括位于一个端部处的前车厢连接座(22)组件和位于另一个端部处的后车厢连接座(22)组件,每个联运轨道车辆具有两个列车车轮组件(42)、两个列车车轮组件(42)中的每一个安装到其中的两个下框架组件(128,130)和通过一体式空气弹簧(96)支撑在所述下框架组件(28,30,128,130)上的上框架组件(26),所述上框架组件(26)包括前、后承载结构(60),其特征在于,设有:
一体式挂钩组件(70),其安装在所述上框架组件(26)上并且在所述前、后承载结构上方延伸,相关的拖车(12)的组件的每个端部支撑在相关的承载结构上,以将相关的拖车(12)连接在所述联运轨道车辆上;
其中所述挂钩组件具有上、下端(62);
其中所述上端用于进入到所述前拖车(12)的车厢连接座(22)中;以及
其中所述下端用于进入到所述后拖车(12)的车厢连接座(201)中;
从而所述拖车在与所述联运轨道车辆连接时将与轨道平行地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一列拖车(12)的改进型联运轨道车辆,还包括枢转地安装在前、后承载结构上的两个角托架(65)和安装在所述两个角托架(65)的每一个的外端处的聚氨酯弹簧缓冲器(41),从而这些缓冲器(41)在连接时在所述拖车上的端部上施加压力以控制在所述拖车的前、后承载结构和车厢连接座(22)之间的连接的松弛。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形成一列拖车(12)的改进型联运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还设有:
四个竖直杆(71),每个竖直杆沿着所述联运轨道车辆的纵向中心线设置并且通过相应的连接件连接在所述上框架组件上,而且间隔开使得一个竖直杆布置在形成每个下框架的相应前、后部分的四个端部槽形横向构件(51)的每一个上面;
四个块(74),每个块(74)布置在由每个端部槽形横向构件(32)限定的相应沟槽内并且形成有让每个竖直杆穿过的孔;
两个聚氨酯弹簧(73),其与每个槽形横向构件(32)连接,并且在每个块(74)的每个横向侧上设有一个,从而使得每个块(74)在所述下框架沿着所述轨道转向时能够相对于每个槽形横向构件(32)横向运动;以及
形成在每个竖直杆的底部的凸缘(71.1),所述凸缘(71.1)接触着所述下框架的底部,因此限定了所述上框架相对于所述下框架的最大行进高度,并且使得能够通过接合和提升所述上框架来提升整个所述联运轨道车辆。
4.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一列拖车(12)的改进型联运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还设有:
形成在所述上框架组件的任一端处的倾斜滑道(60);
在每个倾斜滑道正下方安装在所述下框架上的引导组件(36);
其中每个引导组件(36)在每个拖车(12)向上滑行以停靠在所述上框架组件上并且与之接合时相对于所述联运轨道车辆引导每个拖车(12)并使之对中。
5.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一列拖车(12)的改进型联运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还设有:
在所述下框架组件之间的改进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每个所述下框架组件连接并且在所述两个下框架组件之间延伸的一组板(37,38);形成在所述一组板中的一组竖直对准的开口;与其中一块板相连并且形成与所述一组竖直对准开口对准的中央开口的竖直锥形套环(39);穿过所述一组竖直对准开口布置并且设置在所述锥形套环(39)的中央开口内的竖直销(40);以及连接在一个下框架组件上并且布置在所述两个下框架组件之间的两个聚氨酯缓冲器(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路赛跑者N.A.公司,未经铁路赛跑者N.A.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19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