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材包裹组合物及其相关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60932.5 | 申请日: | 201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1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B·C·奥曼;M·L·邓巴;T·何;K·库塔基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9D179/08;H01L21/77;H01L23/14;H01L23/29;H05K1/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朱黎明 |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材 包裹 组合 及其 相关 方法 | ||
1.线材包裹组合物,包含:
A)聚酰亚胺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聚酰亚胺层具有5-150微米的厚度,所述聚酰亚胺层包含:
a)衍生自以下物质的聚酰亚胺:
i)至少一种芳族二酸酐组分,所述芳族二酸酐组分选自刚棒二酸酐、非刚棒二酸酐以及它们的组合,和
ii)至少一种芳族二胺组分,所述芳族二胺组分选自刚棒二胺、非刚棒二胺以及它们的组合;
其中基于所述聚酰亚胺的总二酸酐组分和总二胺组分计,所述二酸酐与二胺的摩尔比为48-52∶52-48,并且X∶Y的比率为20-80∶80-20,其中X为刚棒二酸酐和刚棒二胺的摩尔百分比,并且Y为非刚棒二酸酐和非刚棒二胺的摩尔百分比;和
b)亚微米级填料:
i)在至少一个尺寸上小于(数均)550纳米;
ii)具有大于3∶1的长宽比;
iii)在所有尺寸上小于所述聚酰亚胺层厚度;并且
iv)以所述聚酰亚胺层的10-45体积%的量存在;和
B)粘结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粘结层的第一表面邻近所述聚酰亚胺层第一表面,所述粘结层包含:
i)基于所述粘结层的总重量计,约65-100重量%的量的聚(四氟乙烯-共聚-全氟(烷基乙烯基醚),或
ii)聚酰亚胺粘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材包裹组合物,其中所述亚微米级填料在至少一个尺寸上小于40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材包裹组合物,其中所述亚微米级填料选自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材包裹组合物,其中所述亚微米级填料为针状二氧化钛、滑石、SiC纤维、板形Al2O3或它们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材包裹组合物,其中:
a)至少70摩尔%的芳族二酸酐组分为均苯四酸二酐;并且
b)至少70摩尔%的芳族二胺组分为4,4′-二氨基二苯醚。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线材包裹物组合物,其中所述亚微米级填料为针状二氧化钛、滑石、SiC纤维、板形Al2O3或它们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材包裹物组合物,其中:
a)至少75摩尔%的芳族二酸酐组分为均苯四酸二酐;并且
b)70摩尔%的4,4′-二氨基二苯醚和30摩尔%的1,4二氨基苯作为所述芳族二胺组分。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材包裹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亚胺为嵌段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线材包裹组合物,其中所述嵌段共聚物衍生自4,4′-二氨基二苯醚和1,4二氨基苯与均苯四酸二酐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线材包裹物,其中所述嵌段共聚物衍生自:
a)10-40摩尔%的均苯四酸二酐和1,4二氨基苯嵌段;
b)90-60摩尔%的均苯四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嵌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线材包裹物组合物,其中所述亚微米级填料为针状二氧化钛、滑石、SiC纤维、板形Al2O3或它们的混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材包裹组合物,其中所述亚微米级填料涂覆有偶联剂、分散剂或它们的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材包裹组合物,附加地包含与聚酰亚胺层的第二表面接触的聚酰亚胺-金属粘结层,基于所述聚酰亚胺-金属粘结层的总重量计,所述聚酰亚胺-金属粘结层包含70-100重量%的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材包裹组合物,附加地包含与聚酰亚胺层的第一表面和粘结层的第一表面接触并介于聚酰亚胺层的第一表面和粘结层的第一表面之间的粘合剂底漆层,基于所述粘合剂底漆层的总重量计,所述粘合剂底漆层包含70-100重量%的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材包裹组合物,附加地包含与所述粘结层第二表面接触的聚四氟乙烯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I.内穆尔杜邦公司,未经E.I.内穆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609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保护装置
- 下一篇:恒温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工棚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