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色剂、成像装置、成像方法以及处理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9592.4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深尾朋宽;门田拓也;御厨义博;野崎刚;石川义通;山本淳史;三木智晴;不破一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G03G9/08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宋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色 成像 装置 方法 以及 处理 | ||
1.调色剂,包含:
粘结剂树脂;
着色剂;和
在所述调色剂表面上的凸出部分,
其中所述凸出部分的长边的平均长度为0.1μm或更大、但小于0.5μm,
其中所述凸出部分的长边长度的标准偏差为0.2或更小,和
其中所述凸出部分具有30%-90%的覆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具有满足以下关系式(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
45°C≤Tg1≤70°C 关系式(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凸出部分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Tg2满足以下关系式(2)的树脂:
45°C≤Tg2≤100°C 关系式(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以及所述凸出部分中所含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满足以下关系式(3)-(5):
50°C≤Tg1≤65°C 关系式(3)
60°C≤Tg2≤100°C 关系式(4)
Tg1<Tg2 关系式(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凸出部分中所含的树脂为含苯乙烯的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凸出部分中所含的树脂的质量占所述调色剂总质量的1%-20%。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凸出部分中所含的树脂为通过使单体混合物聚合而获得的乙烯基树脂,所述单体混合物包含80质量%-100质量%的具有能聚合的乙烯基官能团的芳族化合物,相对于所述单体混合物的总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凸出部分中所含的树脂为通过使单体混合物聚合而获得的乙烯基树脂,所述单体混合物包含100质量%的具有能聚合的乙烯基官能团的芳族化合物,相对于所述单体混合物的总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色剂,其中,用于所述凸出部分中所含树脂的所述单体混合物包含80质量%-100质量%的苯乙烯和0质量%-20质量%的丙烯酸丁酯,且这两种组分的总量为90质量%-100质量%,相对于所述单体混合物的总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具有3μm-9μm的体均颗粒直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其中,由“体均颗粒直径/数均颗粒直径”表示的所述调色剂的体均颗粒直径与所述调色剂的数均颗粒直径之比为1.25或更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具有0.93或更大的平均圆度。
13.成像装置,包括:
潜像承载部件,其配置成在其上承载潜像;
带电单元,其配置成使所述潜像承载部件的表面均匀带电;
曝光单元,其配置成使所述潜像承载部件的带电表面根据图像数据曝光,以便在所述潜像承载部件的所述表面上写入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其配置成向形成在所述潜像承载部件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以便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并从而形成可视图像;
转印单元,其配置成将所述潜像承载部件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可视图像转印至转印目标物;和
定影单元,其配置成使所述转印目标物上的所述可视图像定影,
其中,所述调色剂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14.成像方法,包括:
使潜像承载部件的表面均匀带电;
使所述潜像承载部件的带电表面根据图像数据曝光,以便在所述潜像承载部件的所述表面上写入静电潜像;
向形成在所述潜像承载部件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以便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并从而形成可视图像;
将所述潜像承载部件的所述表面上的所述可视图像转印至转印目标物;和
使所述转印目标物上的所述可视图像定影,
其中,所述调色剂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15.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成像装置的处理盒,包括:
潜像承载部件;和
显影单元,其配置成使用调色剂使所述潜像承载部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所述潜像承载部件和所述显影单元构成单一单元,
其中,所述调色剂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95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化回收废气中挥发有机物的板式吸附-脱附装置
- 下一篇:用于封闭开口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