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包覆片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9498.9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6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M·尊克;G·R·沃尔特曼;陈芳洲;P·帕沃;S·A·莱姆克;P·A·萨莫林斯基;S·A·奥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45 | 分类号: | A61F13/45;A61F13/511;A61L1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蔡民军;钟少平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包覆片 一次性 尿失禁 装置 | ||
1.一种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包括液体稳定性弹性构件和包覆片,所述包覆片包覆该液体稳定性弹性构件以形成具有管状轮廓的细长构件;
其中,该细长构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
在由表面接触面积测试方法测量时,该包覆片在10%的深度上呈现小于30%的朝向皮肤的表面接触面积;以及
根据美国试验材料学会1894-01进行测量时,该包覆片具有0.275至0.150的静态摩擦系数和0.230至0.150的动态摩擦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在由代用皮肤摩擦系数测试方法测量时,该包覆片在300g滑板重量时呈现50至250的静态摩擦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在由多周期应力/应变测试方法测量时,在周期1该包覆片于机器方向呈现有6500g-cm至7500g-cm的装载能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在由KES刚度测试方法测量时,该包覆片呈现0.005gf cm2/cm至0.030gf cm2/cm的弯曲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在由厚度测试方法测量时,该包覆片具有0.1mm至1mm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该包覆片具有10gsm至30gsm的基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该包覆片包括选自聚乙烯或聚丙烯的疏水性热塑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在由旋转保持能力测试方法测量时,该液体稳定性弹性构件是非吸收性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在由弹性测试方法测量时,该液体稳定性弹性构件具有从60%至90%的弹性压缩以及60%至100%的弹性膨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该液体稳定性弹性构件是涌流材料,该涌流材料包括多根热塑性纤维,所述热塑性纤维彼此热结合以形成蓬松的非织造纤网,该非织造纤网具有至少20克每平方米的基重、在689达因每平方厘米的压力下介于80至约120厘米每克的空隙容积、约8000至约15000达西的渗透性、至少95%的孔隙率、每立方厘米有10至25平方厘米的空隙表面面积、以及在湿和干状态下至少约60%的压缩弹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还包括附加的非吸收性层,其中该附加的非吸收性层邻接液体稳定性弹性构件的平坦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其中细长构件包括在第一端和在第二端的端封,其中每端都基本没有弹性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还包括布置在包覆片上的压纹形式的折叠引导。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
其中该细长构件具有布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折叠区域、布置在第一端和第一折叠区域之间的第二折叠区域、布置在第二端和第一折叠区域之间的第三折叠区域、位于第一端和第二折叠区域之间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二端和第三折叠区域之间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之间的第三部分、以及位于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三折叠区域之间的第四部分;
其中该细长构件处于折叠状态以使得第一部分基本对齐毗邻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基本对齐毗邻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基本对齐毗邻第四部分、以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布置于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并与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基本毗邻以形成具有W型轮廓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次性防尿失禁装置,还包括毗邻细长构件的第一端的第一穿孔和毗邻细长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穿孔,其中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在W型轮廓的折叠的细长构件中基本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未经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949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