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遮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9157.1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6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坚田真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3/00 | 分类号: | B60J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楷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车帘沿着车辆的车窗展开,对车窗进行遮蔽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遮阳装置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专利文献1的电动遮阳装置是将形状与车辆的后车窗相对应的车帘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卷取辊上,将上端固定安装在横框上,在两者之间使用纵框臂将车帘上下展开,对后车窗进行遮蔽。上述卷取辊始终被内置的螺旋弹簧向卷取车帘的方向赋能。更具体地说,该电动遮阳装置如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具备具有安装部,转动部以及臂部的纵框臂。纵框臂的转动轴突出设置在安装部的基端的背面并直接与马达相连,沿着与车窗平行的平面上下方向转动自如。而且,纵框臂经由滑动部件安装成臂部的上端相对于横框左右滑动自如。并且,滑动部件随着纵框臂的转动而沿着横框左右滑动,车帘上下展开。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62442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纵框臂构成为在车帘的展开状态下安装部指向窗框一侧,所以臂部装配在比转动部更靠近车帘的宽度方向中心侧、即远离车帘的纵框的位置。这样一来,在车帘展开状态下,存在纵框臂在车窗上醒目的可能性。
为了不使臂(纵框臂)醒目,可以在车帘拉出(展开)状态下将臂沿着该纵框装配在靠近车窗的纵框的位置。例如,或许能够将臂形成为在车帘拉出状态下基端侧部分朝向车窗的纵框延伸并且前端侧部分沿着车窗的纵框装配。当取这种形状时,在臂的展开动作中将产生撑杆(横框)从展开状态进一步移动到展开一侧后返回展开状态的位置的过移动。
作为这种过移动的对策,或许能够设置吸收撑杆的过移动的机构。但是,若在臂上设置上述那样的吸收机构,则难以使臂自身紧凑。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车帘的拉出状态下不使臂醒目,并且使臂紧凑。
第1方式所涉及的能够遮蔽车窗的遮阳装置具备:卷取装置;车帘,能够相对于上述卷取装置拉出、收纳地安装;撑条,具有本体部和安装在上述本体部的两端部的一对连结端部,并安装在上述车帘的拉出侧端部;以及一对臂,前端部分别相对于上述撑条的上述一对连结端部能够相对旋转地连结,并且基端部相对于上述卷取装置能够绕旋转轴相对旋转地支持,通过绕上述旋转轴的旋转动作,能够在使上述车帘为收纳状态的折叠姿势和使上述车帘为拉出状态的展开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变更;上述一对臂具有转动基部和臂部,该转动基部具有在上述展开姿势下从上述旋转轴朝向上述车窗的纵框一侧延伸的一端侧部分,以及以从上述一端侧部分的前端部折曲的形态沿着上述车窗的纵框延伸的另一端侧部分,该臂部相对于上述转动基部的上述另一端侧部分的前端部能够相对旋转地连结,并且在上述展开姿势下沿着上述车帘的纵框延伸,上述撑条的上述一对连结端部分别在伸长方向上被赋能的状态下能够沿着上述车帘的拉出、收纳方向伸缩。
第2方式所涉及的遮阳装置是在第1方式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中,上述连结端部具有固定部和进退部,该固定部固定在上述本体部的各端部,上述臂部能够相对旋转地与该进退部连结,并且该臂部能够沿着上述车帘的拉出、收纳方向相对于上述固定部相对接近、分离地移动,上述固定部与上述进退部被上述赋能部件向分离方向赋能。
第3方式所涉及的遮阳装置是在第1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中,上述一对臂由板状部件构成。
根据第1方式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一对臂构成为在展开姿势下转动基部的一端侧部分从旋转轴朝向车窗的纵框一侧延伸,并且另一端侧部分以及臂部沿着车窗的纵框延伸。这样一来,一对臂在展开姿势下另一端侧部分以及臂部在接近车窗的纵框的位置沿着该纵框装配。而且,由于撑条的连结端部能够伸缩,所以能够吸收上述一对臂的转动基部的折曲形状产生的车帘拉出时撑条的过移动,避免在臂自身设置吸收过移动的结构。因此,在车帘拉出状态下臂不醒目,能够使臂紧凑。
根据第2方式所涉及的遮阳装置,由于连结端部能够通过与臂部相连的进退部相对于分体的固定部相对移动而伸缩,所以能够更稳定地进行一对臂的姿势变更。
根据第3方式所涉及的遮阳装置,由于一对臂是由板状部件构成的,所以在车帘的拉出状态下,能够减小相对于车窗大致正交方向的占有区域。这样一来,能够在以一对臂收容在窗框内的形态使用的情况下等使臂收容部的开口较小。而且,在车帘的收纳状态下,能够使遮阳装置整体紧凑。这样一来,能够提高遮阳装置向车体组装工序中运送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车帘拉出状态的遮阳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车帘收纳状态的遮阳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撑杆的连结端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芦森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芦森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9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