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4-烷氧基呋喃-2(5H)-酮或4-芳基烷氧基呋喃-2(5H)-酮制备4-氨基丁-2-烯羟酸内酯的新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58714.8 申请日: 2010-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097378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8
发明(设计)人: 诺伯特·刘;延斯-迪特玛·海因里希 申请(专利权)人: 拜耳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05/12 分类号: C07D405/12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谢顺星;张晶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烷氧基 呋喃 芳基烷氧基 制备 氨基 烯羟酸 内酯 新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由4-烷氧基呋喃-2(5H)-酮或4-芳基烷氧基呋喃-2(5H)-酮制备4-氨基丁-2-烯羟酸内酯的方法。

从EP-A-0539588和WO 2007/115644中已知某些取代的4-氨基丁-2-烯羟酸内酯化合物为有效的杀虫化合物。它们可通过多种方法合成。

因此,例如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es)Vol.27,No.8,第1907-1923页(1988)和EP-A-0539588描述了烯氨基羰基化合物(3)可由无水季酮酸(tetronic acid)(1)和胺(2)制备,如路线1所示。然而,由于无水季酮酸(1)不能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制备,该方法不太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烯氨基羰基化合物。

路线1:

迄今为止季酮酸不能相对大量地商业获得,这意味着它必须从乙酰乙酸酯出发通过溴化和后续的氢化来制备(参见合成通讯(Synthetic Communication),11(5),第385-390页(1981)),以用于上述方法中。季酮酸相对低的收率(通常低于40%)和季酮酸必须无水的条件导致了高成本。

制备季酮酸的另一种方法描述于瑞士专利申请503722。使4-氯乙酰乙酸酯与芳香胺反应得到3-芳基氨基巴豆酸内酯(3-arylaminocrotonolactone),随后经矿物酸处理,释放出季酮酸。季酮酸仅可通过在高真空下蒸馏来分离,这不利于该方法的大规模工业应用。

EP-A-0153615同样描述了由2,4-二氯乙酰乙酸酯制备季酮酸的多阶段方法,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该方法需要多个复杂的阶段,且以比较中等的收率65%生产所需的季酮酸。

制备季酮酸的另一种方法以丙二酸酯和氯乙酰氯化物为起始物,公开于化学会志(J.Chem.Soc.)Perkin Trans.1(1972),9/10,第1225-1231页。该方法得到了所需的目标化合物,但收率仅为43%。

四面体快报(Tetrahedron Letters),No.31,第2683-2684页(1974)还描述了季酮酸的制备,如路线2所示。所用的起始原料为丁炔二酸二甲酯。

路线2:

该方法的不足在于仅30%的低总收率,且使用昂贵的起始原料,例如氢化铝锂(LiAlH4)。

WO 2007/115644描述了具体的4-氨基丁-2-烯羟酸内酯的制备,例如4-[[(6-氯吡啶-3-基)甲基](3,3-二氯丙-2-烯-1-基)氨基]呋喃-2(5H)-酮的制备,其通过使4-[[(6-氯吡啶-3-基)甲基]氨基]呋喃-2(5H)-酮与3-溴-1,1-二氯丙-1-烯反应,或使4-[((2-氟乙基)氨基]呋喃-2(5H)-酮与2-氯-5-氯甲基吡啶反应制得。这些反应优选地用锂或钠的氢化物实施。同样,这些底物非常昂贵,出于安全原因,处理起来很困难。

制备取代的4-氨基丁-2-烯羟酸内酯的另一种方法描述于Mowafak等杂环化学杂志(J.Heterocyclic Chem.),21,第1753-1754页(1984)。该方法以甲基4-羟基乙酰乙酸内酯(methyl tetronate)为起始物,通过与胺反应制备所需化合物。然而,其中描述的通过“迈克尔加成(Michael Addition)”进行的甲氧基交换仅可与富电子的(electron-rich)环胺或伯胺进行,这可通过该专利申请实验部分的实施例证实。

因此,基于这些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式(I)的4-氨基丁-2-烯羟酸内酯化合物的方法,其可以以高收率和足够高的纯度生产4-氨基丁-2-烯羟酸内酯化合物,其操作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此外,所述方法中,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生产的且易于使用的季酮酸衍生物可用于所述方法中。

我们现已发现制备4-氨基丁-2-烯羟酸内酯化合物的方法,其可避免前述的不足,且能简单操作并具有成本效益,尤其是因为本发明的4-氨基丁-2-烯羟酸内酯化合物可以以良好收率和高纯度获得,这意味着通常不需要对直接的反应产物进行复杂的后处理和/或纯化。

因此本发明提供下述的制备式(I)的4-氨基丁-2-烯羟酸内酯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R1和A为下面定义的化学基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拜耳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87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