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透镜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8493.4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隆;森基;松本朗彦;宫崎岳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先进多层薄膜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透镜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透镜单元。
背景技术
一种在同一模具内成型树脂光学系统(透镜或透镜组)和镜架(筐体)以及盖子(盖体)、然后组装这些部件的技术已为周知(请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根据专利文献1中的技术所述,同时成型光学系统(透镜35、37)和镜架(圆筒形框33)以及盖子(盖体38),然后在光学系统和盖子留在定模(3)中的状态下边移动动模(4)边将光学系统插入成型后的镜架,然后粘结盖子(段落0026~0032)。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2215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在镜架内格纳光学系统并用盖子覆盖之结构的摄像透镜单元中,必须使光学系统的光轴与镜架和盖子的开口部(光阑)的中心一致,光学系统与其镜架、盖子组装时,定位精度要求非常高。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所述,因为是在成型光学系统的同时成型其突缘(透镜镜架35h、37h)并以突缘外周部分为基准插入镜架之结构,所以必须精度良好地形成,使作为基准的突缘外周部分与透镜部分的光轴、接触插入的透镜突缘外周的镜架内壁及其中心与所述透镜部分的光轴一致,但是,在图像高分辨化不断进展的小型摄像透镜单元、例如便携照相机用摄像透镜单元中,上述对应的高精度面形成极其困难。
另外近年来,作为这种小型摄像透镜单元的制造技术,探讨一种方法,其中不是一个个成型制造光学透镜而是应用半导体制造方法的晶片技术,即同时成型多个微细的透镜形状,形成晶片,根据需要叠层多张晶片后再单个化,由此一次大量生产适应于高分辨率的叠层多个光学透镜的摄像透镜单元。
当然,这不适合于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在模具内成型透镜的工序,因为为了得到各个摄像透镜单元而切断晶片透镜进行单个化,所以摄像透镜侧面是切断面,面精度低。因此,以这种摄像透镜的外周部分为基准在镜架中定位之作法是困难的。
对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适应于高分辨率的光学系统精度良好且简单定位于镜架的摄像透镜单元。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第1形态,提供一种摄像透镜单元,其具有:
摄影透镜;
外装体,从外部覆盖所述摄影透镜,构成要素为镜架及盖子;
摄像透镜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摄影透镜在最物体侧的面上具有含离光轴有效径范围的第1透镜部和在其外面的第1非透镜部,在最像侧的面上包括含离光轴有效径范围的第2透镜部和在其外面的第2非透镜部,
所述摄影透镜的外周侧面与所述外装体内壁之间隔有间隔,并且所述外装体与内部的所述第2透镜部和最物体侧面接触,在所述外装体内定位所述摄影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第2形态,提供一种摄像透镜单元,其具有:
摄影透镜;
支承所述摄影透镜的镜架;
覆盖所述摄影透镜的盖子;
摄像透镜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摄影透镜在最物体侧的面上具有含离光轴有效径范围并在该有效径范围外面至少具有突出于物体侧之部分的第1透镜部和在其外面的第1非透镜部,在最像侧的面上包括含离光轴大于所述第1透镜部有效径之有效径范围并在该有效径范围外面至少具有突出于像侧之部分的第2透镜部和在其外面的第2非透镜部;
所述镜架具有:第1开口部,该第1开口部具有从物体侧向像侧开口逐渐减小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上含有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从周围接触所述第2透镜部中比所述第2非透镜部突出于像侧之部分的环状的第1接触部;内部能够插入所述摄影透镜之大小的第2开口部;
所述盖子具有:用来使光入射到所述摄影透镜的第3开口部;在所述第1透镜部的物体侧的面的有效径外从光轴方向接触的环状的第2接触部;
在所述镜架及所述盖子内部所述第1接触部的中心与所述摄影透镜的光轴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第3形态,提供一种摄像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摄影透镜;
支承所述摄影透镜的镜架;
覆盖所述摄影透镜的盖子;
所述摄影透镜在最物体侧的面上具有含离光轴有效径范围并在该有效径范围外面至少具有突出于物体侧之部分的第1透镜部和在其外面的第1非透镜部,在最像侧的面上包括含离光轴大于所述第1透镜部有效径之有效径范围并在该有效径范围外面至少具有突出于像侧之部分的第2透镜部和在其外面的第2非透镜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先进多层薄膜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先进多层薄膜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84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永久磁铁的排斥力的高效率马达
- 下一篇:声音再现用数据变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