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注塑排水系统的聚烯烃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7592.0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6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C.卡瓦列里;M.加尔万;R.潘塔莱奥尼;E.贝卡里尼;F.蒂西;W.鲁特赫夫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0 | 分类号: | C08L23/10;C08L2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萍;万雪松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注塑 排水系统 烯烃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通常用于通过注塑制备的制品中的聚烯烃组合物,所述制品诸如污水和地下排水系统和相关产品。具体来说,本发明可以用于在地下水管理系统中使用的注塑渗流单元。这些水管理系统允许暂时储水并且能够限制在大雨时出现溢出,或作为家用排水设施的替代物以允许水(如暴雨水)渗透到土壤中。
此类注塑渗流单元的实例公开在例如专利公布EP-A1-1260640 和EP-A1-1607534中。
适用于这些申请的聚烯烃组合物必须显示高热氧化稳定性以及示出充分流动性、高挠曲模量、良好抗冲击强度和长期抗蠕变性。
如已知,虽然被赋予优异性质的例外组合,但全同立构聚丙烯受到在较低温度下具有不充分的抗冲击性的缺点影响。
根据现有技术的教导内容,可能通过适当地将橡胶和聚乙烯添加至聚丙烯来避免所述缺点,而不明显影响其它聚合物性质。
WO-A1-2006/125720涉及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包含(重量百分数):
a) 65-77%的结晶丙烯聚合物,通过13C-MNR对25℃下不溶于二甲苯的级分测定,其全同立构五单元组(mmmm)的含量高于97.5摩尔%;
b) 8%至小于13%的乙烯和丙烯的弹性体共聚物,该共聚物中衍生自乙烯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30%至70%,且在环境温度下部分溶于二甲苯;环境温度下溶于二甲苯的聚合物级分的特性粘度值为2至4dl/g;和
c) 0~23%的聚乙烯,其特性粘度值为1.5至4dl/g且任选地含有量少于10%的衍生自丙烯的重复单元。
该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值一般为0.50至10 g/10min,并且其挠曲模量为至少1300MPa、优选高于1350MPa,诸如1400至1600MPa。在说明书包括两个工作实例中,此类组合物分别显示1370MPa和1420MPa的挠曲模量。一般而言,所述组合物中组分b)加组分c)的含量为至少18重量%,优选高于25重量%。
WO-A1-2006/067023涉及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包含(重量百分数):
a) 50-77%的结晶丙烯聚合物,通过13CNMR对25℃下不溶于二甲苯的级分测量,其全同立构五单元组(mmmm)的含量高于97.5摩尔%,并且其多分散性指数为4至10;
b) 13-28%的乙烯和丙烯的弹性体共聚物,该共聚物中衍生自乙烯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30%至70%,且在环境温度下部分溶于二甲苯,环境温度下溶于二甲苯的聚合物级分的特性粘度值为2至4dl/g;和
c) 10-22%,优选10%至20%的聚乙烯,其特性粘度值为1至3dl/g,并且任选地含有量至多10%以下的衍生自丙烯的重复单元。
该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值一般为10至30 g/10min。
该组合物的组分b)加组分c)的含量一般为至少25重量%。
欧洲专利申请号09167019.0示出一种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重量百分数):
a) 70-84%,优选74%至81%的结晶丙烯聚合物,通过13C-MNR对25℃下不溶于二甲苯的级分测定,其全同立构五单元组(mmmm)的含量高于97.5摩尔%;
b) 8至15%,优选9%至13%的乙烯和丙烯的弹性体共聚物,该共聚物中衍生自乙烯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25至50重量%,优选30至42重量%,更优选35至40重量%,并且其在室温下部分溶于二甲苯;室温下溶于二甲苯的聚合物级分的特性粘度值为2.5至3.5dl/g;和
c) 8-15%,优选10%至13%的乙烯均聚物,其特性粘度值为1.2至3.5dl/g,优选2至3.5dl/g,
所述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值为55至90 g/10min。
欧洲专利申请号09167003.4示出一种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重量百分数):
a) 57%-74%,优选62%至71%的结晶丙烯聚合物,通过13C-MNR对25℃下不溶于二甲苯的级分测定,其全同立构五单元组(mmmm)的含量高于97.5摩尔%并且其多分散性指数为5至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7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