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6868.3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7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凡·伦纳;伯纳德·胡诺尔德;埃克哈特·吕布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0 | 分类号: | F16H3/00;F16H57/023;F16D3/04;F16D3/18;F16H1/26;F16H37/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离合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该双离合变速器带有构造成空心轴的第一输入轴和同轴地布置在第一输入轴内的较长的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分别经由所配属的输入恒定级与至少一个轴向平行于两个输入轴布置的中间轴处在驱动连接中。
背景技术
双离合变速器很久以来以不同的实施方式公知。除了特殊结构形式之外,如下对于所有双离合变速器共同的是,其具有两个输入轴,其中第一个构造成较短的空心轴,并且第二个较长地构造并且同轴地布置在第一个输入轴内。两个输入轴能分别经由双离合装置的所配属的摩擦离合器与驱动马达的驱动轴连接。
双离合变速器的不同的实施方式大致上通过中间轴的数量和布置以及通过输出轴的布置来彼此区别。双离合变速器的另外的区分特征在于在变速器轴之间的驱动连接的形式和数量,其可构造成输入恒定级、输出恒定级或可换档的转换级。
由DE 35 46 454 C2例如公知一种带有构造成空心轴的第一输入轴、同轴地布置在第一输入轴内的较长的第二输入轴和轴向平行于两个输入轴布置的中间轴的双离合变速器。中间轴同时构成双离合变速器的输出轴,并且还在其马达侧的端部处具有用于驱动轴差速器冠状齿轮的锥齿轮。两个输入轴经由所配属的可换档的档位齿轮组(该档位齿轮组的固定齿轮分别布置在输入轴中的一个上)可选择性地与输出轴或者中间轴连接;第一输入轴经由偶数档位(G2、G4)的档位齿轮组而第二输入轴经由奇数档位(G1、G3、G5)的档位齿轮组以及倒档(R)。作为特殊情况,公知的双离合变速器具有用于联接两个输入轴的可换档的离合器,由此在启动的情形中两个摩擦离合器可被同时用作启动离合器并且避免单个摩擦离合器的不允许的高的变热。
与此相反,在DE 41 23 493 C2中描述了一种带有构造成空心轴的第一输入轴、同轴地布置在第一输入轴内的较长的第二输入轴和轴向平行于两个输入轴布置的中间轴的双离合变速器,在该双离合变速器中输出轴由另外的变速器轴构成,其共线(也就是说同轴)地且轴向相邻于两个输入轴布置。第一输入轴经由输入恒定级与中间轴处在驱动连接中,而第二输入轴经由两个可换档的输入传动级(其固定齿轮布置在第二输入轴上)可选择性地与中间轴连接。在从动侧,中间轴经由三个可换档的输出传动级可选择性地与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出轴为了直接档的换档也可直接与第二输入轴联接。
由DE 101 53 014 A1公知一种带有构造成空心轴的第一输入轴和同轴地布置在第一输入轴内的较长的第二输入轴的另一种双离合变速器。该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两个平行于两个输入轴布置的中间轴,所述两个中间轴连同两个输入轴一起呈V形地布置且相应地经由从动固定齿轮与共同的从动元件处在连接中。为了奇数档位(G1、G3、G5)的换档,第二输入轴经由可换档的档位齿轮组可选择性地与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连接。为了偶数档位(G2、G4、G6)和倒档(R)的换档,第一输入轴经由可换档的档位齿轮组可选择性地与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连接。档位齿轮组的固定齿轮分别布置在所配属的输入轴上。
在以中间轴结构形式实施的换档变速器的情形中(也如在双离合变速器的情形中),输入轴与中间轴之间的径向间距与理想值偏差十分之几毫米的数量级。此外,引导负载的输入轴和中间轴的负载造成的挠曲导致与理想的径向间距的进一步的偏差。此类偏差可能在不引导负载的输入恒定级的和可换档的转换级的齿轮处导致卡住,并且因此导致降低的变速器效率以及导致增加的磨损。在可换档的转换级处的卡住通常可通过径向轴承(经由该径向轴承空套齿轮可转动地被支承在相关的变速器轴上)的增加的轴向间隙被避免,而对此在变速器的抗相对转动地布置在输入轴上的固定齿轮的合适的措施目前未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即,建议一种先前所提及的类型的双离合变速器,在该双离合变速器中不引导负载的输入恒定级的齿轮的卡住可通过技术上简单的且低成本的设计被避免。
该目的与主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相联系地根据本发明由此来实现,即,在输入恒定级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形中,布置在所配属的输入轴上的固定齿轮经由第一带动齿部抗相对转动地布置在如下支承套上,该支承套在其方面经由第二带动齿部抗相对转动地与相关的输入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6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