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假捻装置的环锭纺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6636.8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6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G·斯塔莱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机械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02 | 分类号: | D01H1/02;D01H1/11;D01H7/92;D01H5/28;D01H4/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假 装置 纺纱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锭纺纱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牵伸单元和环锭纺纱机用锭子的纺纱站,其中,假捻装置设置在所述牵伸单元和所述环锭纺纱机用锭子之间,待加捻的纤维束位于所述假捻装置侧面。
背景技术
日本公布的专利JP62-231039 A公开了一种这种类型的环锭纺纱装置。该假捻装置包括穿孔辊筒,从牵伸单元传送的待加捻的纤维束可放置在其上。该纤维束经过穿孔辊筒的圆周表面。该穿孔辊筒的旋转轴与纤维束平行地排列。抽吸装置设置在穿孔辊筒的内部。所述抽吸装置将纤维束吸到穿孔辊筒的表面。通过穿孔辊筒的旋转,将假捻分配到吸附在穿孔辊筒表面的纤维束上。
当待加捻的纤维束离开前夹紧线时,大多数断头都在环锭纺纱时发生在正好处于牵伸单元的前辊对的下游的区域。所谓的“纺纱三角区”在该处形成,其构成纤维束到环锭纺纱机用锭子路程上的弱点。从环锭纺纱机用锭子开始,纤维束上持续增加的捻度通常被牵伸单元的前辊对和所述环锭纺纱机用锭子之间的导纱器阻碍。该导纱器也被称为“猪尾巴”。 通过牵伸单元和环锭纺纱机用锭子之间的假捻装置,纤维束的捻度在前夹紧线的下游处得以增加,即,特别是在纺纱三角区域,从而断头的数目得以减少。日本公布的专利JP62-231039公开的假捻装置需要真空系统,从而具有相当高水平的能量消耗。
还公开了各种类型的无需真空系统也可运行的假捻装置。这些类型的假捻装置包括旋转元件,其包括用于纤维束的开口。在消除断头的过程中,该纱线必须穿过假捻元件的开口。因此用于消除断头的费用显然更高。使用这些假捻装置的环锭纺纱机,即使断头数目减少,环锭纺纱机的运行和维持费用也不会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环锭纺纱装置的假捻装置。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得以实现,即,假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旋转盘,该旋转盘具有用于纤维束的摩擦表面。
待加捻纤维束置于旋转盘的摩擦表面上,并通过摩擦表面绕其自身加捻,并得到假捻。与气动假捻装置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假捻装置所需的能量消耗显著减少。在消除断头的过程中,即,在纺纱站的接头过程中,不需要增加步骤或操作。待加捻的纤维束自身位于旋转盘的摩擦表面上。不需要穿过。优选地,摩擦表面位于盘的外圆周上。
有利的是,所述盘的旋转方向是这样控制的,即,纤维束在假捻装置内的加捻方向与在环锭纺纱机用锭子中一致。纤维束的捻度可以暂时提高,从而断头的风险得到降低。特别地,在牵伸单元前夹紧线和假捻装置之间的区域,纤维束的捻度得到增加。因此,纤维束的强度在正处于前夹紧线下游的最弱区域中得到增加,也就是在纺纱三角区所在的地方。
优选地,纤维束通过两个相邻的盘引导,所述盘的轴彼此隔开,该间隔小于盘直径。两个相邻盘彼此重叠,从而形成楔形槽。该纤维束置于两个相邻盘的楔形槽内并牢固地在此定位。两个盘的摩擦表面使得纤维束得以加捻。相邻盘以相同的方向旋转。
优选地,为了将纤维束有利地定位在摩擦表面上,以此确保稳定地加捻,将假捻装置设置在牵伸单元的前夹紧线和环锭纺纱机用锭子上游的导纱器之间,由此设置,通过假捻装置,使得纤维束偏转进入前夹紧线和导纱器之间最短的连接线内。特别优选地是,将纤维束引入两个相邻盘之间的楔形槽内。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盘的旋转轴与纤维束形成一定角度,以使假捻装置对纤维束具有传送效果,所述传送效果的方向与纤维束的传送方向相同或相反。特别优选地,上述传送效果的方向与纤维束传送方向相反,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牵伸单元前夹紧线和假捻装置之间的纱线张力。在前夹紧线正下游的纤维束最薄弱的区域,该纤维束不再受到任何较大的压力,断头的风险大大减少。
优选地,每个纺纱站都设置假捻装置,所述假捻装置具有两个旋转盘。为了对所述假捻装置中的纤维束施加传送效果,优选地,两个盘的定位到纤维束的旋转轴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小角度。两个旋转轴彼此之间具有一个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旋转盘的盘直径大于环锭纺纱装置的节距。环锭纺纱装置中的盘数量比相邻设置的纺纱站的数量多一个。特别优选地是,环锭纺纱装置的节距,即纺纱站与纺纱站之间的距离,非常小,这在加工人造短纤维时是很常见的。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并结合附图,本发明的上述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显而易见,其中:
图1为具有假捻装置的环锭纺纱装置的下侧视图,
图2为图1箭头II方向上两个相邻假捻装置的非常示意性的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机械公司,未经里特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6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