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系统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用快门式眼镜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56628.3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6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盐崎裕也;折口贵彦;庄司秀彦;石塚光洋;木子茂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288 | 分类号: | G09G3/288;H04N13/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显示装置 显示 系统 以及 快门 眼镜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使用快门式眼镜来立体观看由交替地显示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构成的立体图像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系统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用快门式眼镜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等离子显示面板(以下,简记为“面板”)具有代表性的交流面放电型面板,将形成了多个由1对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对的前面基板、和形成了多个数据电极的背面基板相对配置,在它们之间形成多个放电单元。并且,在放电单元内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紫外线,通过该紫外线使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各色的荧光体激励发光,来进行彩色的图像的显示。
作为对面板进行驱动的方法,一般使用子场法。在子场法中,将1个场分割成多个子场,通过在各个子场中使各放电单元发光或者不发光来进行灰度显示。各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以及维持期间。
在初始化期间进行在放电单元中产生初始化放电,并形成接下来的写入动作所需的壁电荷的初始化动作。在写入期间进行根据显示的图像在放电单元中选择性地产生写入放电来在放电单元内形成壁电荷的写入动作。在维持期间进行将按照每个子场而规定的数量的维持脉冲交替地施加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来在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的维持动作。并且,通过使进行了写入动作的放电单元的荧光体层发光,从而使该放电单元以与图像信号的灰度值相应的亮度发光,在面板的图像显示区域显示图像。
在提高面板中的图像显示品质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比度的提高。并且,作为子场法之一,公开了极力减少与灰度显示无关的发光来提高对比度的驱动方法。
在该驱动方法中,在构成1个场的多个子场中的1个子场的初始化期间进行使所有的放电单元产生初始化放电的初始化动作。此外,在其他的子场的初始化期间进行对于在前一个维持期间进行了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选择性地进行初始化放电的初始化动作。
显示不产生维持放电的黑色的区域的亮度(以下,简记为“黑色亮度”),根据与图像的显示无关的发光而产生变化。在该与图像的显示无关的发光中,例如,有通过初始化放电产生的发光等。但是,上述的驱动方法中,黑色显示区域中的发光仅为在所有的放电单元中进行初始化动作时的微弱发光。由此,能够降低黑色亮度来进行高对比度的图像显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公开了如下技术:设置对在维持期间产生了放电的放电单元施加初始化波形的初始化期间,其中该初始化波形具备具有渐渐增加的缓和的斜坡部分的上升部、和具有渐渐减少的缓和的斜坡部分的下降部,并且,在1个场的任意的初始化期间之前,设置将全部放电单元作为对象,在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产生微弱放电的期间,由此来降低黑色亮度使黑色的目识别性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如上所述,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通过将使所有的放电单元产生初始化放电的初始化动作设为1个场1次,和按每个子场使所有的放电单元产生初始化放电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显示图像的黑色亮度,提高对比度。
但是,近年来,随着面板的大画面化、高精细化,期待图像显示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此外,近年,研究了应用等离子显示装置作为三维(3 Dimension:以下记为“3D”)图像显示装置。在该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将构成立体观看用的图像(3D图像)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在面板中交替地显示,使用者使用被称作快门式眼镜的特殊的眼镜来观测该图像。
快门式眼镜具备右眼用的快门和左眼用的快门,在面板中右眼用图像被显示的期间打开右眼用的快门(透过可见光的状态),同时关闭左眼用的快门(遮断可见光的状态),在左眼用图像被显示的期间打开左眼用的快门,同时关闭右眼用的快门。由此,使用者能够只用右眼观测右眼用图像,只用左眼观测左眼用图像,能够立体观看显示图像。
并且,在作为这种3D图像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也期待高图像显示品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0-2422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4-378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6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晶磨皮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功率单频激光谐振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