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天线罩连接带夹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6187.7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4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C·希尔斯;M·莱夫瑞;T·唐纳森;B·休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4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天线罩 连接 | ||
交叉相关申请
本发明专利申请要求Chris Hills、Matthew Lewry、Tracy Donaldson 和Bruce Hughes于2009年12月11日提交的美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2/636068的优先权,其题目为“反射天线罩连接带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反射天线。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天线,其具有天线罩以及反射盘互连带夹,所述带夹增强信号模式和机械互连特性。
背景技术
反射天线的开口端通常由与反射盘的远端相连的天线罩包围。天线罩提供环境保护且改进了天线的风载荷特性。
反射盘、天线罩和/或互连硬件的边缘和/或通道路径可以使在这些区域中出现的信号能量发生衍射或者发生溢出,同时将不期望的后瓣引入到反射天线信号模式中,其被量化为天线的前后比(F/B)。F/B由国际标准规定,并且由例如美国FCC中的47CFR第一章101.115部分、欧洲ETSI中的EN302217-4-1和EN302217-4-12以及澳大利亚ACMA中RALIFX 3附录11具体指定。
现有天线信号模式后瓣抑制技术包括将后瓣抑制环增加至天线罩,这例如使得天线罩周边金属化而实现,如Syed等人于2006年11月21日递交的名称为“具有后瓣抑制环的反射天线罩及其制造方法”的共同拥有的美国实用新型专利No.7138958中所公开的那样,该专利文献全文结合在此引作参考。但是,所需的金属化操作可以增加制造复杂性和/或成本,包括制造将屏罩稳固地保持在反射盘上而不会出现不期望的反射边缘、信号泄漏路径的连接结构和/或延展天线罩的总体尺寸。此外,施加至天线罩的外周的薄金属化环层是易碎的,需要不断维护,以避免在运输和/或安装时受损。
例如,在Holtum等人所共同拥有的加拿大专利No.CA887303“反射器型天线中的后瓣减小”中也已经公开了采用用于产生边缘衍射成分的结构性干涉的齿边缘几何形状反射器,以提高F/B。这种结构增加了天线的总直径,这能够使得天线的连接、包装和安装复杂。
向反射天线增加屏罩大体上根据屏罩的长度而改进了信号模式,但是同时明显增加了成本,这是因为增加护罩的长度也增加了反射天线的风载荷,同时需要相应地增加天线和支承结构的强度。此外,屏罩与天线罩之间的互连可以导致显著的F/B降低。
例如图1所示,设置成将天线罩3保持在反射盘7或屏罩上的传统的带夹1可以导致衍射边缘和/或信号泄漏路径。金属带、RF垫片等可以被应用,以减小由使用带夹引起的F/B降低。但是,这些材料和工序增加了制造成本和/或安装复杂性而且可以具有有限的长期可靠性。
反射天线市场的竞争已集中于改进电气性能和最小化总体制造、存货、分配、安装和维修成本。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的反射天线。
附图说明
被合并且构成了本规范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像在附图中的参考号指代相同的特征或元件以及针对每个附图可以不详细描述,所述参考号在每个附图中出现并且与已给出的本发明的大体描述和以下给出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一起地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传统现有技术的带夹天线罩与反射盘互连的示意性放大剖切侧视图,说明了RF信号泄漏路径。
图2是天线罩与反射盘带夹互连的反射天线的示意性透视剖切示意图。
图3是天线罩与反射盘带夹互连的示意性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罩与反射盘带夹互连的放大剖切侧视图。
图5是曲线图,示出了示例带夹远端唇内径与反射盘孔径之比的范围以及它们在操作频率范围内对于对应的反射天线F/B的影响。
图6是曲线图,示出了带夹宽度范围以及它们对于对应的反射天线F/B的影响。
图7是曲线图,将与RF信号泄漏有关的测量的共极化F/B特性在传统的带夹与当前公开的“新”带夹结构之间进行对比。
图8是曲线图,将与RF信号泄漏有关的测量的共极化F/B特性在传统的带夹与当前公开的“新”带夹结构之间进行对比。
图9是曲线图,示出了包括具有1.1波长宽度的带夹的0.6m反射天线的测量的共极化辐射模式。
图9是曲线图,示出了包括具有1.1波长宽度的带夹的0.6m反射天线的测量的交叉极化辐射模式。
图11是第二示意性天线罩与反射盘带夹互连的放大剖切侧视图。
图12是包括加宽环的第三示意性天线罩与反射盘带夹互连的放大剖切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61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天然多元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汽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