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合的强化采油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55559.4 | 申请日: | 201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9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P.华莱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雷特波因特能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38 | 分类号: | C01B3/3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萍;李炳爱 |
| 地址: | 美国麻***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整合 强化 采油 方法 | ||
1.一种用于(i)产生贫酸气的烃产物气流,(ii)经由烃生产井从地下油气藏产生含烃流体以及(iii)提高得自所述地下油气藏的所述含烃流体的产量的整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加压的酸性二氧化碳流注入所述地下油气藏中以提高经由所述烃生产井得自所述地下油气藏的所述含烃流体的产量;
(2) 回收产自所述烃生产井的所述含烃流体;
(3)将所述含烃流体分离成(a)液体烃产物流和(b)任选包含硫化氢的气态烃产物流;
(4)由含碳原料生产合成气流,所述合成气流包含(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种、(b)氢气和甲烷中的至少一种,和(c)任选硫化氢;
(5)在酸气去除单元中对所述合成气流和任选所述气态烃产物流进行处理,以产生所述贫酸气的烃产物气流和酸性二氧化碳流;
(6)对所述酸性二氧化碳流进行加压以产生所述加压的酸性二氧化碳流,
其中(i)所述合成气流和所述气态烃产物流中的至少一种包含超过痕量的硫化氢,和(ii)如果所述气态烃产物流包含超过痕量的硫化氢,则在所述酸气去除单元中对所述合成气流和所述气态烃产物流进行处理以产生所述贫酸气的烃产物气流和所述酸性二氧化碳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流是将含甲烷流用作所述含碳原料通过催化蒸汽甲烷转化方法来生产,或所述合成气流是将含甲烷流用作所述含碳原料通过非催化气体部分氧化方法来生产或所述合成气流是将含甲烷流用作所述含碳原料通过催化自热转化方法来生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流是将非气态含碳物质用作所述含碳原料通过非催化热气化方法来生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流包含氢气以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流是将非气态含碳物质用作所述含碳原料通过催化加氢甲烷化方法来生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流包含甲烷、氢气和二氧化碳以及任选一氧化碳。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酸气去除单元中对所述气态烃产物流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贫酸气的产物气流包含贫酸气的气态烃产物流和贫酸气的合成气流。
9.一种用于产生含烃流体和贫酸气的烃产物气流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A)适于由含碳原料生产合成气的合成气生产系统,所述合成气包含(i)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种、(ii)氢气和甲烷中的至少一种以及(iii)任选硫化氢;
(B)与包含含烃流体的地下油气藏流体连通的注入井,所述注入井适于将加压的酸性二氧化碳流注入所述地下油气藏中以进行强化采油;
(C)与所述地下油气藏流体连通的烃生产井,所述烃生产井适于去除所述地下油气藏中的含烃流体;
(D)与所述烃生产井流体连通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适于(i)接收来自所述烃生产井的所述烃类流体,和(ii)将所述烃类流体分离成液体烃产物流和任选包含硫化氢的气态烃产物流;
(E)与所述合成气生产系统和任选所述分离装置流体连通的酸气去除单元,所述酸气去除单元适于(i)接收来自所述合成气生产系统的所述合成气和任选来自所述分离装置的所述气态烃产物流,和(ii)对所述合成气和任选所述气态烃产物流进行处理以去除酸气并产生所述贫酸气的烃产物气流和酸性二氧化碳流;和
(F)与所述酸气去除单元和所述注入井流体连通的压缩机单元,所述压缩机单元适于(i)接收所述酸性二氧化碳流,和(ii)压缩所述酸性二氧化碳流以产生所述加压的酸性二氧化碳流,以及(iii)向所述注入井提供所述加压的酸性二氧化碳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气去除单元适于接收所述合成气和所述气态烃产物流的合并流,并对所述合并流进行处理以去除酸气并产生贫酸气的烃产物气流和酸性二氧化碳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雷特波因特能源公司,未经格雷特波因特能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55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