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用于飞行器的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机身外壳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55364.X | 申请日: | 201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卡斯滕·巴拉格;克里斯蒂安·斯泰格尔;尼尔斯·德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升水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B29C70/44;B29D99/00;B29C33/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田军锋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飞行器 纤维 复合材料 制成 机身 外壳 装置 方法 | ||
1.用于制造用于飞行器的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机身外壳(16)的装置,所述机身外壳设有多个彼此间隔地设置的桁条(14)以用于加固,所述装置包括基架(1),其用于形成具有向外拱起的装配面(3)的有承载能力的抗弯刚性的基座,以用于正面装备待制造的所述机身外壳(16),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配面(3)上安装有多个向径向外部延伸的能够纵向调节的执行器(4),在所述执行器的远侧的端部上分别固定有用于容纳所述桁条(14)的成型凹槽(6),所述成型凹槽与能够弯曲的中间元件(7)和/或其他成型凹槽(6)相互连接,以用于形成真空密封地封闭的型面(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4)经由各相关联的铰接件(5)能够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基架(1)的所述装配面(3)上,以用于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弯曲的中间元件(7)构成为有弹性的带状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多个相互刚性地连接的成型凹槽(6a、6b)能够通过一个共同的执行器(4‘)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弯曲的中间元件(7‘)构成为铰链,其中,所述执行器(4‘)设置用于翻转所述型面(8‘)的能够在此转动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凹槽(6)设有用于真空导向的槽和用于所述型面(8)的真空连接部(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凹槽(6)的槽区域具有多个彼此间隔地设置的缩小槽横截面的和相应于待置入的所述桁条(14)的额定几何形状的定位部段(11)。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在具有提升机构或提升转动装置的平移车(9)上,以用于将层压粘合装置(LKV)和装备装置(ARV)移动到一起和用于所述装置的互相定位。
9.用于制造用于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装置的飞行器的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机身外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述方法步骤:
a)将所述执行器(4)移出,以用于在传送位置中形成相应于初始位置的型面(8);
b)将真空膜(12)套到所述型面(8)上并且密封所述型面(8);
c)将预装配的辅助材料幅面(13)粘贴到在与腔/模相邻的成型凹槽(6)之间的区域中;
d)将所述桁条(14)置入所述成型凹槽(6)中,使得所述桁条与所述辅助材料幅面(13)平行地延伸;
e)将所述执行器(4)移入,以用于形成用于将被覆盖的所述型面()在相关联的层压粘合装置(15)的下方或上方间隔地定位的移入位置;
f)将所述执行器(4)移出到所述传送位置中,以用于将被覆盖的所述型面(8)按压到所述层压粘合装置(15)的与所述型面相应地成型的配合面上;
g)解除在所述型面(8)方面的抽真空,并且开始在所述层压粘合装置(15)方面的抽真空,以用于传送之前施加在所述型面(8)上的结构;
h)将所述执行器(4)移入所述移入位置中,以用于将装备装置(ARV)和层压粘合装置(LKV)分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后实施中间步骤d1),根据所述中间步骤d1)将设有密封剂的端部件置入所述成型凹槽(6)的槽端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后,中间步骤d2)在所述成型凹槽(6)的相邻的槽端部的区域上横向安置有密封剂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h)后,在随后的方法步骤中将所述机身外壳(16)取出,并且紧接着转向质量检验,使得借助所述桁条(14)加固的所述内侧可得到视觉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升水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升水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53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