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池组件的异常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5117.X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6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石下晃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11/18;G01R19/165;G01R31/36;H01M10/42;H01M10/48;H02J7/00;B60W1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组件 异常 检测 系统 | ||
1.一种用于电池组件的异常检测系统,所述电池组件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所述异常检测系统包括:
对于所述多个电池分别设置的多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中的每个均被布置为将所述电池中的相应一个电池的输出电压与预定的判定电压相比较,所述多个检测单元响应于开始触发而按顺序地进行工作,并且按顺序地传送反映该电压比较的结果的检测信号,从而输出表示是否所述多个电池中的任何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得低于所述判定电压的异常信号;
电流检测器,其检测通过所述多个电池的电流;以及
异常监视电路,基于从所述多个检测单元接收的所述检测信号以及通过所述电流检测器获得的电流检测值,所述异常监视电路检查是否在所述多个电池中的任何电池中发生了作为内阻升高到比所述内阻的上限高的水平的内阻异常,
其中,所述异常监视电路包括:
电流采样单元,其按照预定采样周期对所述电流检测器的电流检测值进行预定次数的采样;
校正量设定单元,其对于与将所述判定电压除以所述内阻的所述上限而获得的电流值相对应的判定电流,设定反映所述电流的波动成分的电流校正量;以及
电流比较单元,当所述异常信号表示所述多个电池中的任何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得低于所述判定电压时,并且当由所述电流采样单元获得的多个电流采样值的最大值小于通过从所述判定电流减去所述电流校正量而获得的电流值时,所述电流比较单元检测到所述内阻异常,并且
其中,所述电流采样单元将所述采样周期设定为:使得首次电流采样时间被设定为从在所述多个检测单元中进行的对于所述多个电池的电压比较的开始起经过了与所述采样周期的半周期相等或更短的给定时间长度的时间点,并且使得最终电流采样时间被设定为在所述多个检测单元中进行的电压比较的结束提前了与所述采样周期的半周期相等或更短的给定时间长度的时间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组件的异常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校正量设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由于与所述采样周期的半周期相对应的相移所带来的、由所述波动成分产生的电流变化量来设定所述电流校正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组件的异常检测系统,其中,所述校正量设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当所述波动成分被看作正弦电流时在所述电池组件的最大输出时的电流振幅,并基于所述采样周期的半周期与所述波动成分的周期的比率,来设定所述电流校正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组件的异常检测系统,其中,由所述异常监视电路接收到的所述检测信号是基于由作为所述多个检测单元之一的最终级的检测单元产生的所述检测信号而生成的异常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组件的异常检测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检测单元包括第一至第n检测单元,其中,n为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响应于所述开始触发而进行工作,并将表示是否第一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得低于所述判定电压的检测信号传送到第二检测单元,在i为2至n的整数的情况下的第i检测单元中的每个均包括电压比较器和逻辑运算电路,所述电压比较器输出第i电池的输出电压与所述判定电压之间的电压比较的结果,所述逻辑运算电路被配置为基于从第i-1检测单元传送的检测信号以及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来输出表示是否第一至第i电池中的任何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得低于所述判定电压的检测信号,
所述异常检测系统还包括信号传送电路,所述信号传送电路从第n检测单元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且将基于所述检测信号的所述异常信号输出到所述异常监视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组件的异常检测系统,还包括分别对所述多个电池设置的多个电压异常检测单元,所述电压异常检测单元中的每个响应于开始触发而按顺序地进行工作,将所述电池中的相应一个的输出电压与比所述判定电压高的上限电压相比较并且按顺序地传送反映该电压比较的结果的上限电压比较信号,从而输出表示是否所述多个电池中的任何电池的输出电压高于所述上限电压的电压异常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51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复合管材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曲轴油孔去毛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