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电处理方法、通电处理装置以及其阳极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55077.9 | 申请日: | 201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9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正冈融;增井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D35/06 | 分类号: | B01D35/06;B01D61/46;B01D61/56;C02F1/46;C02F1/463;C02F1/465;C02F1/469;C02F11/12;C25B13/04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董雅会;郭晓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电 处理 方法 装置 及其 阳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了水的电解处理和电透析处理以外,还用于将含水物脱水的电渗透脱水处理等的通电处理方法、通电处理装置以及其阳极。
背景技术
作为对在排水的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等含水物进行脱水处理的方法,众所周知电渗透脱水(专利文献1~3)。在该电渗透脱水处理中,对被处理含水物进行通电,使带负电的污泥接近阳极侧,另一方面使污泥的间隙水向阴极侧移动,一边使其分离一边施加加压力以进行脱水,因此与机械式脱水处理相比,可使脱水效率高,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专利文献1的电渗透脱水装置在进行循环转动(Circulated)的下侧过滤带(阴极)和进行循环转动的上侧加压带(阳极)之间,对污泥进行电渗透脱水处理。
专利文献2的电渗透脱水装置,配置有与上侧加压带分开的另外的作为阳极的电极鼓,通过该电极鼓夹压上下的带(belt)。
专利文献3的电渗透脱水装置,将污泥供给到进行循环转动的输送带上,将含水物夹压在输送带下侧的阴极板和输送带上方的阳极单元之间,并且使电流流通来进行电渗透脱水。阳极单元在输送机移动方向上配设有多个。在各阳极单元的底面部设置有水平的阳极板。该阳极板能够被气缸压下,并且能够被弹簧抬起。在使阳极板上升了的状态下,输送机使含水物移动1个间距(阳极单元的设置间隔)。
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电渗透脱水装置的阳极是例如在由钛等高耐腐蚀性金属所构成的电极母体的表面薄薄地涂敷有铂、氧化钌等贵金属类材料的构件。在电渗透脱水装置中,带负电的微粒向阳极侧移动且在阳极表面发生水垢析出现象。该析出物为绝缘体的情况下,会使阳极的表面电位上升,通电性恶化,从而脱水性能恶化。
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为了抑制析出物附着在阳极上,在阳极表面泼洒弱碱水溶液来随时进行清洗的方法。
然而,泼洒该弱碱水溶液,在如专利文献2的转动式鼓构造的阳极的情况下,由于阳极在转动的过程中朝上,因而能够应用,但不适用于如专利文献3那样阳极总是朝下的装置。
另外,由于一直持续泼洒弱碱水溶液,所以弱碱水溶液混入污泥而使污泥含水率上升,使得脱水性能恶化。
另外,电极母体金属和贵金属涂敷层的界面在存在碱的情况下会劣化,使得贵金属涂敷层易于剥离。因此,若一直泼洒弱碱水溶液,会促进阳极劣化。
专利文献4中,作为制造电解铜箔或使铜镀层等电解用电极再活的方法记载有如下的方法,将附着有水垢的电极浸渍在含有硝酸和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之后,进行高压水洗来除去电极表面附着物。该方法是用于除去水垢,并不是为了防止水垢附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8931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54797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07/143840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5070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防止在与被处理物接触的接触面附着水垢的功能的阳极、具备该阳极的通电处理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通电处理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第1技术方案的用于通电处理装置的阳极,该通电处理装置具有相向配置的该阳极和阴极,对处于该阳极和阴极之间的被处理物进行通电处理,该用于通电处理装置的阳极的特征在于,由具有透水性及导电性中的至少一种特性的原材料构成的覆盖物,覆盖与被处理物接触的接触面。
第2技术方案的用于通电处理装置的阳极的特征在于,在第1技术方案中,所述覆盖物由具有耐酸性及耐热性的原材料构成。
第3技术方案的用于通电处理装置的阳极的特征在于,在第2技术方案中,所述覆盖物是由纤维构成的编织布(woven cloth)或无纺布(non-woven cloth)。
第4技术方案的用于通电处理装置的阳极的特征在于,在第2技术方案中,所述覆盖物是多孔合成树脂或多孔玻璃。
第5技术方案的用于通电处理装置的阳极的特征在于,在第1至4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方案中,所述覆盖物是由带电的表面电位为正或负的原材料构成。
第6技术方案的通电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相向配置的阳极和阴极,对处于该阳极和阴极之间的被处理物进行通电处理,该通电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阳极是如第1至5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阳极。
第7技术方案的通电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6技术方案中,所述通电处理是电渗透脱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栗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栗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5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牌检测芯片及系统
- 下一篇:单晶炉热场中保温桶提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