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搪塑成型用聚氨酯树脂粒子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4256.0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6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都藤靖泰;稻叶正树;斋藤晃一;斋藤英朗;山本孝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00 | 分类号: | C08G18/00;B29C41/18;C08J3/20;C08L75/00;C09C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成 聚氨酯 树脂 粒子 | ||
1.一种搪塑成型用聚氨酯树脂粒子(C),其特征在于,是含有聚氨酯树脂(D)和添加剂(N)的聚氨酯树脂粒子,该聚氨酯树脂粒子的形状系数SF1为101~200,且形状系数SF2为120~240,且中心粒径为20~5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粒子(C),是造粒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粒子(C),其中,90%粒径/10%粒径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粒子(C),其中,聚氨酯树脂(D)的脲基浓度为0.5~10重量%,且尿烷基浓度与脲基浓度的合计为4~20重量%,且熔点为160~260℃,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粒子(C),其中,聚氨酯树脂(D)是使异氰酸酯基末端聚氨酯预聚物(a)与脂环式二胺和/或脂肪族二胺(b)进行反应而得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所述异氰酸酯基末端聚氨酯预聚物(a)是由脂肪族系二异氰酸酯(a1)、单醇(a2)、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的高分子二醇(a3)、及根据需要的低分子二醇(a4)衍生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粒子(C),其中,含有聚氨酯树脂粒子(P)和作为添加剂(N)的颜料粒子(E),在聚氨酯树脂粒子(P)的表面附着颜料粒子(E)而成,相对于100个树脂粒子(P),含有1个以下的粒径为20~140μm、属于颜料粒子(E)凝聚物的粒子(F)。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粒子(C),其中,含有聚氨酯树脂粒子(P)和作为添加剂(N)的颜料分散树脂粒子(SE),在聚氨酯树脂粒子(P)的表面附着颜料分散树脂粒子(SE)而成,所述颜料分散树脂粒子(SE)是在树脂(S)中分散颜料粒子(E)而成的,(SE)中的(E)的浓度为20~90重量%,树脂粒子(P)与颜料分散树脂粒子(SE)的粒径比为100:0.5~100:50。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粒子(C),其中,含有聚氨酯树脂粒子(P)和作为添加剂(N)的颜料分散液(HE),在聚氨酯树脂粒子(P)的表面附着颜料分散液(HE)而成,所述颜料分散液(HE)是使颜料粒子(E)分散在熔点为0℃以下且沸点为170℃以上的在分子内含有至少1个酯基的有机化合物(H)中而成的。
9.一种搪塑成型用聚氨酯树脂粒子(C)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混合物(J)与混合物(M)混合搅拌进行聚合反应来获得在粒子表面具有凹凸的聚氨酯树脂粒子(P)的制造方法,获得(P)的任意工序中或者获得(P)后,使添加剂(N)包含在(P)中从而获得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粒子(C),其中,混合物(J)是异氰酸酯基末端聚氨酯预聚物(a)与脂环式二胺和/或脂肪族二胺(b)的二酮亚胺化物(b1)的混合物,混合物(M)是介电常数为5~25的有机溶剂(K)、与水或者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L)的混合物,混合物(M)含有相对于(L)为5~30重量%的(K)。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圆周速度为10~40m/s下将混合物(J)与混合物(M)混合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42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