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硫酸锌溶液中去除氯离子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53175.9 | 申请日: | 2010-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8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M·吕纳拉;K·斯文思;A·阿帕拉赫逖;K·莱皮西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图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3/46 | 分类号: | C22B3/46;C22B19/20;C01G9/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任永利 |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锌 溶液 去除 氯离子 方法 | ||
1.用铜(I)氧化物从浓缩的硫酸锌溶液中除去氯离子的方法,从硫酸锌溶液中取出侧线料流,将其冷却(1)并送入氯离子去除阶段(2),特征在于用铜(I)氧化物Cu2O进行氯离子去除(2),所述铜(I)氧化物在单独的铜(I)氧化物生成阶段(4)中通过用锌粉在4.5-5的pH范围内将送入该阶段的硫酸锌溶液中所含的硫酸铜和另外送入该阶段的硫酸铜还原为铜(I)氧化物而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于对离开氯离子去除阶段(2)的溶液进行液/固分离(3)和将所生成的氯化亚铜残余物送入氢氧化物洗涤阶段(6)以形成氯化钠溶液和含铜(I)氧化物和金属铜的沉淀。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方法,特征在于在铜浸滤阶段(8)中用硫酸和含氧气体浸滤离开氢氧化物洗涤(6)的沉淀,并将所生成的酸性硫酸铜溶液全部或部分送入氯离子去除阶段(2)。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特征在于将铜浸滤阶段(8)中生成的硫酸铜溶液的一部分送入铜(I)氧化物生成阶段(4)。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方法,特征在于将离开氢氧化物洗涤(6)的沉淀的一部分送入铜(I)氧化物生成阶段(4)。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于用氢氧化钠调节铜(I)氧化物生成阶段(4)的p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图泰有限公司,未经奥图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31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