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52686.9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8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广隆;村山僚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徐健;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具有多个蓄电堆,所述蓄电堆沿一个方向排列配置有多个蓄电元件,且该蓄电装置在与多个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配置有多个蓄电堆。
背景技术
如图19所示,在使用多个单电池101构成电池堆100时,有时将多个单电池101沿一个方向排列,并且在相邻的两个单电池100之间配置树脂制的板102。图19是从上方看电池堆100的一部分时的概略图。
另外,在多个单电池101的排列方向(图19的左右方向)上的电池堆100的两端配置一对端板(未图示),使用一对端板对电池堆100施加约束力。约束力是指,使相邻配置的两个单电池101互相接近的力。
另一方面,如图20所示,有时预先准备多个电池堆100,在与多个单电池101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图20的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多个电池堆100(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排列配置多个电池堆100时,在组装各电池堆100之后,排列配置多个电池堆100。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86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04863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6-3494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排列配置多个电池堆100的情况下,如图21所示,可以考虑在相邻配置的两个电池堆100中使用共用的板102。在图21所示的结构中,1个板102被4个单电池101夹着。而且,当使用图21所示的板102时,则与组装各电池堆100并将两个电池堆100排列配置的情况相比,能简化排列配置单电池101及板102的作业。
但是,在图21所示的结构中,当两个电池堆100在单电池101的排列方向上具有公差时,会担心在对各电池堆100施加了约束力时对板102施加过度的载荷。在此,即使单电池101的公差仅仅是很小的,由多个单电池101构成的电池堆100中的公差也会变为较大。
例如,如图22所示,在两个电池堆100的长度(单电池101的排列方向的长度)产生了差ΔL的情况下,当使约束力作用在各电池堆100时,板102中的位于两个电池堆100之间的区域102a会发生变形。另外,差ΔL的长度有时也会导致板102发生破损。
若使用一对端板对两个电池堆100施加约束力,则能防止仅在板102的区域102a施加过度的载荷。但是,由于两个电池堆100的公差,有时对长度短的一侧的电池堆100的约束力会产生不足。即,作用于两个电池堆100的约束力会产生不均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在排列配置有多个蓄电堆的蓄电装置中,能提高多个蓄电堆的组装作业性,并能吸收多个蓄电堆的公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申请第1发明具有约束单元和多个蓄电堆,所述多个蓄电堆分别具有沿第1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蓄电元件和在第1方向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之间配置的分隔板,所述多个蓄电堆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配置,所述约束单元在第1方向上约束各蓄电堆。在相邻的两个蓄电堆中,在第2方向相邻的两个分隔板分别具有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面内互相固定、且能在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的连结部。
在此,作为设在两个分隔板的连结部,可以使用互相卡合的凸部和凹部。具体而言,凸部可以设在一方的分隔板,向另一方的分隔板突出。另外,凹部可以设在另一方的分隔板,与凸部卡合,阻止两个分隔板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面内相对移动,并且容许凸部在第1方向上移动。若凹部在第1方向上延伸,则能使凸部在第1方向上移动。
可以在分隔板的第2方向上的两端设置连结部。具体而言,可以在分隔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凸部(连结部),或者在分隔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凹部(连结部)。另外,也可以在分隔板的一端预先设置凸部(连结部),在分隔板的另一端预先设置凹部(连结部)。若预先在分隔板的两端设置连结部,则能使必要数量的分隔板以互相连结的状态在第2方向上排列。
可以在一方的分隔板设置多个凸部,在另一方的分隔板设置多个凹部。作为多个凹部,可以包括具有在第1方向延伸的区域和在与第1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区域的第1凹部、以及在第1方向延伸的第2凹部。另外,凸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方可以由能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由此,能通过使凸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弹性变形来解除凸部和凹部的卡合。另外,也可以通过使凸部和凹部中的至少一方断开来解除凸部和凹部的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26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感应设计
- 下一篇:一种果味花生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