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着色微粒、含有其的诊断药试剂盒以及体外诊断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52098.5 申请日: 2010-11-16
公开(公告)号: CN102667482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2
发明(设计)人: 吉田晓;盐见祥之;松井敏彦;土井雅宪;美村信之;松濑武志 申请(专利权)人: 旭化成纤维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G01N33/548 分类号: G01N33/548;G01N33/543
代理公司: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李茂家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机 着色 微粒 含有 诊断 试剂盒 以及 体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来自有机高分子的有机着色微粒以及使用了其的诊断药试剂盒及体外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从粒径、机械强度、粒径分布、形状、凝聚程度的控制难易度方面考虑,由高分子形成的微粒被利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可列举出调色剂、包装材料的抗粘连剂、绝缘填料、晶体成核剂、层析法用填充剂、研磨剂等。近年来,还应用于免疫诊断试剂用载体、液晶显示器的间隔物(spacer)、分析仪器的校正用标准粒子、多孔膜的检定用标准粒子等用途。

由高分子形成的微粒在免疫诊断药用载体用途中的使用量尤为增大,特别是在使用了免疫层析方法的诊断(以下,也称为“免疫层析”。)中的使用量增大。作为主要原因,首先可列举出像妊娠检查试剂那样医务人员以外的普通人也可利用的作为准药品的试剂盒被大量销售,除此之外还有以下背景:作为腺病毒(adeno virus)、轮状病毒(rota virus)、诺如病毒(noro virus)等各种病毒,B型、C型各种肝炎检查,O-157等病原性菌群等各种检查的POCT(即时检验(point-of-care-testing):医师或其他医疗担当者在患者近旁实施检查并迅速地得到结果)的手段,对该微粒的需求高涨。由于近年来流感的流行,推测今后免疫层析的使用量会激增。另外除了免疫诊断药以外,免疫层析还利用于生物化学分析、遗传学分析等任意的分析反应等各种领域中。

免疫层析是指例如如下方法:使被由金属胶体或源于聚苯乙烯的着色胶乳形成的显色微粒标记了的抗体或抗原(配体)选择性地与层析基材上的检查对象物质进行反应,形成复合体并展开;接着,通过预先将抗原或抗体(与前述配体特异性地结合的物质)固定在层析基材上的规定的检测位置并捕捉展开了的复合体,由此使其显色。截止至今进行了多种研究,并确立了简便的检查方法,从减少在医疗现场POCT给医疗从业人员带来的负担这一需要考虑,期望免疫层析试剂盒的进一步高灵敏度化、诊断迅速化。

在流感的诊断中,有时在感染初期的阶段时免疫层析不呈阳性,而在翌日检查时变为阳性。为了解决该问题,寻求检查的进一步高灵敏度化。另外,用1个免疫层析试剂盒同时进行A型抗原和B型抗原两者的诊断已日趋普遍。这样地存在多种检体的情况下,若一次检查可同时检查多种检查对象物质,则有利于诊断迅速化,但为了防止误诊,需要提高可视性。因此,优选用检出检查对象物质时的显色颜色对每个检查对象加以区别(多色显色化)。在各种病毒的感染症诊断、食品安全性诊断中,也期望通过1个试剂盒同时进行多种被诊断物的诊断,认为同样的按颜色加以区分是有效的。

免疫层析的显色来自标记中使用的物质。在金属胶体的情况下,因对应于其金属种类的等离子体效果而导致显色,因此仅限定为一种颜色。例如,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地使用金胶体时仅显色为红色。设想同时检查多种项目时,可期待在检测位置上下工夫这种程度的效果,但从可视性、防止误诊的观点考虑,不能说是适合的。

另外,在金属胶体的情况下,配体的结合方法一般基于被称为物理吸附的原理。作为配体的结合方法,通常可列举出物理吸附、化学键合(共价键合)、离子键合、包埋法等。物理吸附是指利用作用于基材(例如,显色微粒)与所结合的材料(例如,配体)之间的疏水性相互作用的结合方法。实际上不仅疏水性相互作用起作用,静电作用、分子间力、其它各种机理也起作用。物理吸附与其它的结合方法相比操作容易,因此从简便性、成本的方面来看是有利的。然而在物理吸附的情况下,有时出现配体的结合部位不固定、或因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而导致吸附受阻等问题。另外有时也无法结合充足量的配体。

另一方面,如以下的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在使用聚苯乙烯等胶乳粒子的情况下,通过使由分散染料、油溶染料、颜料形成的显色团包含于微粒后使用,可以按颜色加以区分。另外,一般而言,作为配体的结合方法可以选择物理吸附、化学键合等任意的方法。因此还可回避前述物理吸附的问题。然而,根据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对粒子的染色量(amount of dyeing)低至6wt%左右,显色的强度变弱。因此,在用于免疫层析的情况下,无法得到明显的显色结果,可信性欠缺。

以下的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将纤维素染色而成的微粒,相对于纤维素微粒量的染料投料量为20wt%左右,因此所得到的染色微粒淡。如以下的专利文献4那样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键合对其赋予抗体并用于免疫层析,但抗体的结合量不充分,并且微粒本身的显色弱,因此无法得到明显的显色结果。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7-60159号公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纤维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纤维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2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