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碳酸酯树脂及由该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透明膜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51950.7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智彦;横木正志;村上奈穗;饭田敏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4/02 | 分类号: | C08G64/02;C08J5/18;G02B1/04;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郑树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 树脂 形成 透明 | ||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包含:
来自下述通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来自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以及
来自选自下述通式(3)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下述通式(4)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下述通式(5)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及下述通式(6)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
其中,上述来自通式(1)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为上述聚碳酸酯树脂中的18摩尔%以上,
上述通式(1)中,R1~R4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碳原子数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碳原子数20的环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碳原子数20的芳基,X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碳原子数10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碳原子数20的亚环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碳原子数20的亚芳基,m及n各自独立地为0~5的整数,
HO-R5-OH (3)
上述通式(3)中,R5代表碳原子数4~碳原子数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单环结构的亚环烷基,
HO-CH2-R6-CH2-OH (4)
上述通式(4)中,R6代表碳原子数4~碳原子数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单环结构的亚环烷基,
H-(O-R7)P-OH (5)
上述通式(5)中,R7代表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碳原子数10的亚烷基,p为2~15的整数,
HO-R11-OH (6)
上述通式(6)中,R11代表碳原子数2~碳原子数20的烷基或下述式(7)所示的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来自选自所述通式(3)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所述通式(4)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所述通式(5)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及所述通式(6)表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为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中的25摩尔%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0℃以上且15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对比粘度为0.30dL/g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在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5℃的条件下对该聚碳酸酯树脂进行自由端2.0倍拉伸后的双折射(Δn2)为0.001以上。
6.一种透明膜,其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形而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膜,其通过沿至少一个方向拉伸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透明膜,其在钠d线(589nm)下的折射率为1.57~1.62。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其在波长450nm下测定的相位差R450与在波长550nm下测定的相位差R550之比满足下述式[5],
0.5≤R450/R550≤1.0[5]。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其双折射为0.001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其厚度为80μ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膜,其中,所述透明膜的平面内两个方向的折射率nx、ny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的关系满足下述式[6]~[8]中的任一式,
nx>ny=nz [6]
nx>ny>nz [7]
nx>nz>ny [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19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关节履带复合式仿生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手势识别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