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渡金属的混合氧化物,由其获得的加氢处理催化剂,以及包括溶胶-凝胶过程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51743.1 申请日: 2010-09-23
公开(公告)号: CN102665901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2
发明(设计)人: G·贝尔路西;A·卡拉蒂;M·F·加戈里尔第;S·扎纳蒂;M·玛尔拉;R·斯卡托林;M·托马瑟里 申请(专利权)人: 艾尼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B01J27/049 分类号: B01J27/049;B01J27/051;B01J37/03;B01J37/20;B01J35/10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汪宇伟
地址: 意大*** 国省代码: 意大利;IT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过渡 金属 混合 氧化物 获得 加氢 处理 催化剂 以及 包括 溶胶 凝胶 过程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描述通过硫化适宜前体获得的新型的硫化金属催化剂,其含有选自Ni、Co及其混合物的金属X,选自Mo、W及其混合物的金属Y,选自Si、Al及其混合物的元素Z,其中所述前体是新型的并且是混合氧化物,所述混合氧化物含有选自Ni、Co及其混合物的至少一种金属,选自Mo、W及其混合物的至少一种金属,选自Si、Al及其混合物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可能含有含氮化合物或来自含氮化合物的部分煅烧的有机残余物。本发明也描述用于制备所述溶胶-凝胶前体的适宜方法。通过硫化这些前体获得的催化剂能够用作加氢处理催化剂。

已知的是,自上世纪初期开始就在富含硫的重油馏分存在下将过渡金属转化为TMS类型(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物质。M.Pier,Z.Elektrochem.,35(1949),291的工作特别重要,在此之后TMS催化剂比如MoS2和WS2成为现代催化剂的基础,所述催化剂由氧化铝支持,Co和Ni充当助催化剂。

第二或第三过渡系列的TMS,比如RuS2和Rh2S3具有经证实在加氢处理过程中是极具活性且稳定的催化剂,然而,由于它们基于贵金属,它们并未得到广泛工业应用。因而,在必须进行单元式加氢处理操作的全部炼油工艺中,无论是氢化或除硫和除氮,优选的催化剂均基于Mo和W。另外,Co和Ni均用于促进催化剂活性。助催化剂使得可以获得催化活性的增加,其取决于制备细节、物质类型和其它因素,但是增加的催化活性能够达到不加助催化剂的催化剂的10-12倍(H.Topsoe,B.S.Clausen,F.E.Massoth,Catalysis,Science andTechnology,vol.11,J.R.Anderson和M.Boudard Eds.,(Springer-Verlag,Berlin 1996))。

该现象称为协同效果且意味着助催化剂和基础金属一同起作用。

然而,日益严格的气体排放规定,使得必需找到甚至更高活性的催化剂。尤其是,对于机动车辆的粗柴油,最近的欧洲规定预期硫含量<10ppm。为了能够达到这些水平以下,必须发现能够分解特别难以处理的化合物的催化剂,所述化合物是比如立体位阻的二苯并噻吩。此外,催化剂也必须对含有其它杂原子、尤其是氮的化合物有活性,所述化合物倾向于使对含硫化合物的功能失效。

最近的发展涉及应用包含VIII族非贵金属和VIB族的两种金属的催化剂。这种类型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描述于例如专利JP 09000929,US4,596,785,US 4,820,677,US 6,299,760,US 6,635,599,US2007/0286781,EP 1941944。尤其是,在涉及制剂方面,JP 09000929描述用Co(或Ni)、Mo和W浸渍无机载体的方法。US 4,596,785和US4,820,677描述有关硫化物的共沉淀技术,因此其需要在惰性气氛中处理各相。US 6,299,760和US 6,635,599描述自加热至约90℃的水溶液用配合剂共沉淀的方法。US 2007/0286781也描述使用共沉淀技术的制备基于过渡金属的物质的方法。在专利EP 1941944中,共沉淀技术与加热至相对高的温度的阶段偶联。

然而,这些方法都并未使得精确控制最终物质的化学计量成为可能。

EP 340868描述制备微-中孔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铝凝胶的溶胶-凝胶方法,经X射线测定为无定形,具有30至500的SiO2/Al2O3摩尔比,500至1,000m2/g的表面积和0.3-0.6ml/g的孔隙体积。

US 5,914,398描述制备微-中孔的硅铝酸盐(silico-alumina)的溶胶-凝胶方法。

在专利EP 0972568中,描述了溶胶-凝胶方法,其用于获得含钼催化剂,其表面积是20至400m2/g且Mo/Si摩尔比>0.2,比如多至4.5。这是正链烷烃异构化的特定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尼股份公司,未经艾尼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1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