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粘附性光控制基材、细胞的解析区别方法及细胞的解析区别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51106.4 申请日: 2010-11-04
公开(公告)号: CN102666851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2
发明(设计)人: 杉山寿;高桥智;内田宪孝;小泽理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主分类号: C12N11/00 分类号: C12N11/00;C12M1/34;C12M1/42;C12N11/08;C12N13/00;C12Q1/02;G01N33/48
代理公司: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钟晶;於毓桢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细胞 粘附 控制 基材 解析 区别 方法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医疗、干细胞研究领域,特别是涉及细胞的解析区别、培养技术。

背景技术

在再生医疗领域中,进行下述操作:鉴定、离析体细胞中所含的极少的成体干细胞、前体细胞,由此进行培养而制作体细胞。此外,尝试了通过从作为成体干细胞的来源的iPS细胞、ES细胞进行分化诱导而向成体干细胞、体细胞进行培养。然而,这些iPS细胞、ES细胞不均一,而且由其分化诱导得到的细胞也不均一。产生出各种细胞。对于供于再生医疗的细胞或组织,要求作为体细胞的均一性,包含成体干细胞,而且不含癌细胞、癌干细胞、iPS细胞、ES细胞等多能性干细胞。

这样,在再生医疗领域中,对细胞进行解析、区别、培养的技术越来越重要。为了区别包含多个种类的细胞群,对其进行识别的解析技术是必要的。如果不进一步从识别出的包含多个种类的细胞群区别成单一种类的细胞,则不能解析单一种类的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性质、细胞生物学性质。只有使这样成为可能,才可以严密地控制分化诱导。进而,即使达不到100%的分化诱导效率也可除去不要的细胞的技术成为必要。

作为在活细胞的状态下进行解析的装置,有周知的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进行了荧光标识的细胞的荧光显微镜、荧光成像装置等,但这些装置不能区别细胞。另一方面,作为在活细胞的状态下进行区别的装置,有通过细胞表面的抗原与付与磁珠的抗体的抗原抗体反应来区别收集目标细胞的装置,但该装置不能解析细胞,而且在纯度、回收率等方面存在课题。作为区别细胞的装置,还有激光显微切割装置,但其主要用于从进行了石蜡包埋的死细胞切片进行离析。

作为在活细胞的状态下进行解析、区别的装置,有周知的流式细胞器和分选装置。该装置是使乘载于鞘流的样品流中的细胞逐个接触激光,通过观察散射光、荧光来对细胞进行解析、识别,以该信息为基础,使包含逐个细胞的液滴带电荷,施加电场进行区别的装置。可以通过照射多色的激光来解析多个荧光标记,但荧光校正、光轴调整复杂。此外,如果为了预先将细胞块分离成个个细胞而进行胰蛋白酶处理等,则会对细胞造成不小的损伤。进而,被分选出的细胞虽然纯度、回收率高,但存在由于分选时的冲击而存活率降低等课题。此外,为了用该装置进行处理,必须暂时从培养基材中取出细胞。

作为在活细胞的状态下进行解析、区别、培养的技术,有日本专利第397526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该技术涉及下述装置:使用成膜有通过光照射而其物性变化的光响应性材料的细胞培养基材,通过监测器识别被培养后的细胞,限定所希望的细胞的位置,向所希望的细胞位置进行光图案照射,将所希望的细胞从培养基材剥离的装置。这里记载的“通过光照射而其物性变化的光响应性材料”,可列举具有通过光照射而发生结构异构化,其极化率、亲水-疏水性变化,从而将细胞从培养基材剥离的功能的材料,特别优选这些物性变化为可逆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752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4727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70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6769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石原一彦,生体材料,18(1),33(2000).

非专利文献2:Y.Arima et al.,J.Meter.Chem.,17,4079(2007).

非专利文献3:Y.Arima et al.,Biomaterials 28,3074(2007).

非专利文献4:M.N.Yousaf et al.,PNAS 98(11),5992(2001).

非专利文献5:古田寿昭,光学,34(4),213(2005).

非专利文献6:J.Edahiro et al.,Biomacromolecules,6(2),970(2005).

非专利文献7:J.Nakanishi et al.,Analytical Sciences,24,67(2008).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1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