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睡眠寝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50634.8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5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善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ENUBI-KEI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A47C21/04;A47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睡眠 寝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健康福祉和节能的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向内置于被子或褥子的暖风通道输送暖风,将被窝内空气控制成适合睡眠的环境。暖风被排出至被窝外,且一直利用加热器将外部空气加热至指定温度,因此,能量的损失较多,并且会大量产生并排出二氧化碳。而且,无法使用手头的寝具,需要购买专用的盖的和铺的带暖风通道的被褥。而且,当因寒流而导致室温急剧下降时,老人病人等难以利用遥控器调节被窝内的温度,因此还发明了将温湿传感器内置于被子或褥子内来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但在使用时传感器故障较多,服务较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3061360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3186632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3053507号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2630733
专利文献5:日本特许2616893号
专利文献6:日本特许3633977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睡眠寝具,其能够使用手头的寝具,电能的消耗较少,且能够实现CO2的削减。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课题1在于,一般人使用8小时的空气睡眠(エアースリープ)(使用现有技术文献的技术),而病床上的人通常是24小时使用,因此削减CO2是商品开发的义务,是人类生存的世界性的课题。
课题2在于,能够使用手头的寝具是普及的最大课题。
课题3在于,存在下述这样的课题:在家庭、医院、养老院,使用者的失禁、病原菌与排出的暖风一同排放至室内而导致恶臭、院内感染。
课题4在于,为了供老人或病人使用,需要进行自动控制,此时将传感器设置在寝具内,因此,故障较多而导致服务较差。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由被子33和褥子用透气网31包围的被窝内空气35被立体透气网22抽吸而经过循环供暖机1的吸入管28和吸入口进入循环供暖机1进行循环。
在被子33安装被子用送风网32,在褥子的褥子用通风网31覆盖褥子用送风布34,在被子用送风网32和褥子用送风布34之间设置立体透气网22,将立体透气网22安装在褥子的上方,并与循环供暖机1进行装配,由此能够利用手头的寝具。
用于解决课题1的方法为,如图5所示那样使输送的被窝内空气(35)从立体透气网(22)返回至循环供暖机(1)。体温成为加热体,以32℃输送的暖风以31℃进行循环。少量的外部空气从被子和褥子之间的间隙进入,并不是100%的循环,这用于使湿度保持固定。图22所示的曲线图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图12]所示的室内温度调节器(41)和插座(26)为切换开关,在上床时对循环供暖机(1)通电,并切断室内冷气机(25)的室内温度调节器(41),或者设置成在夏季室温低于28℃时不进行制冷。冬季时,设置成当室温高于23℃时不在上床时进行供暖。这样,能够实现大幅节能和CO2的削减,并且能够实现熟睡,从而促进健康。作为参考,室内冷气机为2.2Kw(商务旅馆),生态睡眠寝具为510w的加热器和10w的马达,510w的加热器为短时间使用,一直利用10w的马达使暖风循环。
用于解决课题2的方法为,如[图8]那样将[图8]、[图9]、[图10]所示的被子用送风网(32)和被子用送风口安装布(29)安装于手头的被子上。一般利用的情况下,[图9]比较简单。
当用于褥子时,只要如[图12]、[图13]、[图14]所示那样将褥子用透气网(31)和褥子用送风布(34)铺在手头的褥子上即可。
这样,能够使手头的寝具全部实现生态睡眠化。
用于解决课题3的方法为,如[图5]所示那样使被窝内空气(35)循环。一部分泄漏的空气被除臭杀菌过滤器(16)和杀菌灯(17)除臭杀菌,因此,失禁的恶臭或被窝内的细菌不会被排放至寝具外。而且,通过长时间使用,可以使室内清洁化。由于使32℃、40%±5左右的空气在背面流动,因此,经过长期病床生活的背面皮肤能够保持健康,能够实现“褥疮”的预防,而且还有痊愈的例子,能够解决健康、卫生、环境等诸多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NUBI-KEI有限公司,未经ENUBI-KEI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0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