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聚合物和纳米颗粒制成的杂化颗粒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0395.6 | 申请日: | 2010-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3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W·西奥尔;K·朗格拜银思;U·D·屈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赢创纳米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12 | 分类号: | C08L33/12;C08F20/06;C08F20/14;C08F20/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明海 |
地址: | 德国盖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纳米 颗粒 制成 | ||
1.一种包括至少两种乙烯基聚合物(乙烯基聚合物A和B)的杂化颗粒,其中乙烯基聚合物A包括平均粒度为1至150nm的胶态SiO2颗粒,和乙烯基聚合物B能够使杂化颗粒彼此交联。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杂化颗粒,其中乙烯基聚合物A和乙烯基聚合物B在化学组成、化学非均匀性、立构规整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子量和/或交联度方面彼此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杂化颗粒,其中乙烯基聚合物A是化学交联的,乙烯基聚合物B是未化学交联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其中SiO2颗粒是用非反应性基团和/或反应性基团表面改性过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包括
a)通过反应性改性的SiO2颗粒化学交联的乙烯基单体的聚合物(乙烯基聚合物A),和
b)未化学交联的乙烯基单体的聚合物(乙烯基聚合物B)。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其中乙烯基单体选自二烯烃例如异戊二烯或丁二烯,卤乙烯例如氯乙烯,乙烯基酯例如乙酸乙烯酯和α-支化的单羧酸的乙烯基酯,苯乙烯和取代苯乙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和其衍生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的酯,(甲基)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酐,以及特别优选自乙烯基酯,苯乙烯和取代苯乙烯,丙烯酸衍生物和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和极特别优选自乙烯基酯,苯乙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及其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其中乙烯基聚合物A对乙烯基聚合物B的重量比为10∶1至1∶2,优选为5∶1至1∶1,特别优选为3∶1至1.5∶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具有100至5000nm,优选150至2000nm,特别优选200至1500nm的平均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其中杂化颗粒包括至少10个SiO2颗粒,优选至少25个SiO2颗粒,特别优选至少50个SiO2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其中SiO2颗粒由至少50%,优选至少70%,更优选至少80%,更优选至少90%的未聚集或聚结的单独的初级颗粒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其中SiO2颗粒的含量为1至40wt%,优选为1至30wt%,更优选为1至15wt%,特别优选为2至8wt%。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其中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乙基己酯。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其中乙烯基聚合物A和乙烯基聚合物B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其中乙烯基聚合物A和乙烯基聚合物B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或丙烯酸乙基己酯的共聚物。
15.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14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的方法,其中
a)在第一个聚合步骤中,一种或多种乙烯基单体在平均粒度为1至150nm的胶态SiO2颗粒存在下聚合,和
b)在第二个聚合步骤中,一种或多种乙烯基单体在第一个聚合步骤中获得的乙烯基聚合物存在下聚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第一个聚合步骤中的SiO2颗粒分散在水中乳化的非水性相中,特别是乙烯基单体中。
17.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4的一项或多项的杂化颗粒的水性聚合物分散体。
18.包括交联的杂化颗粒的聚合物材料,该交联的杂化颗粒包括至少两种乙烯基聚合物(乙烯基聚合物A和B),其中乙烯基聚合物A包括平均粒度为1至150nm的胶态SiO2颗粒,和乙烯基聚合物B使杂化颗粒彼此交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赢创纳米树脂有限公司,未经赢创纳米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03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