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关装置、便携终端、便携通信方法以及程序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50278.X | 申请日: | 201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8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小泽一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M3/00 | 分类号: | H04M3/00;H04L12/66;H04W4/18;H04W88/16;H04W88/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晓冬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网关 装置 便携 终端 通信 方法 以及 程序 | ||
1.一种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装置经由IMS网连接移动高速网上的分组传输装置和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无线基站控制装置,
并且,所述网关装置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用于改变音频的比特率的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或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或所述分组传输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装置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连接在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上的便携终端能够收发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从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发送的音频的比特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装置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从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分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要发送到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的音频的比特率。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装置经由所述IMS网上的会话控制装置来接收通过所述分组传输装置发送的所述请求信号。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装置在接收到所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对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或所述会话控制装置进行承诺的通知。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中发生了拥塞的情况下,通过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中的便携终端来发送所述请求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eNodeB装置检测出所述移动高速网中的拥塞的发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eNodeB装置利用ECN-CE(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Congestion Experienced)信息将所述拥塞的发生通知给便携终端。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信号被存储在RFC(Request for Comments)3267的编解码模式请求(CMR:Codec Mode Request)中。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高速网包括LTE(Long Term Evolution)或EPC(Evolved Packet Core)。
11.一种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终端通过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来经由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与连接在所述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便携终端之间进行音频通信。
12.一种便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通信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以及
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终端。
13.一种便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网关装置经由IMS网连接移动高速网上的分组传输装置和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无线基站控制装置;以及
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用于改变音频的比特率的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或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或所述分组传输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02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