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切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0185.7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8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健;北村常弘;伞谷正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33/59 | 分类号: | H01H33/59;H01H9/54;H01H7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切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直流电源侧的初级端子部与负载侧的次级端子部之间具备过电流切断部的直流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直流切断装置,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直流切断装置。上述直流切断装置具备:成为直流电源侧的初级端子部;与负载(电子设备等)电连接的次级端子部;以及开闭机构部,其具有被配置在将这两个端子部进行电连接的供电线路上的机械触点。该开闭机构部的机械触点包括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通过手动操作用的操作手柄的操作,可动触点可以移动。并且,在操作手柄位于开路位置的情况下,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分离,从直流电源侧向负载侧的电流供给被切断。另一方面,在操作手柄从开路位置移位到接通位置的情况下,可动触点移位以与固定触点相接触,使得允许从直流电源侧向负载侧供给电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63963号公报
可是,当使操作手柄从接通位置移位到开路位置来切断从直流电源侧向负载侧的电流供给时,即在机械触点中使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分离时,有可能在机械触点处产生电弧放电(也简称为“电弧”)。特别是,在设置于DC配电盘的直流切断装置(作为一例举出断路器)中,初级端子部变为高压,其中,该DC配电盘使从高压的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力分支到多个负载。因此,当将操作手柄移位到开路位置时,在机械触点处产生电弧放电的可能性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弧放电的产生的直流切断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直流切断装置,其具备:过电流切断部,其切断布线上的过电流的供给;以及降压部,其使向上述过电流切断部供给的电压降低。上述直流切断装置还具备:初级端子部,其被连接至直流电源侧;以及次级端子部,其被连接至负载侧,其中,上述降压部被配置在上述初级端子部与上述次级端子部之间,使从上述直流电源侧施加的电压降低,上述过电流切断部被配置在比上述降压部更靠上述次级端子部侧的位置,并且在从上述初级端子部侧流过过电流的情况下,切断从上述初级端子部向上述次级端子部进行的电流供给。
根据上述结构,过电流切断部被施加由降压部进行降压后的电压。因此,与不在直流切断装置中设置降压部的情况或者在比过电流切断部更靠负载侧的位置设置降压部的情况相比,对过电流切断部施加的电压变低。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过电流切断部进行动作以切断从初级端子部向次级端子部的电流供给时在该过电流切断部中产生电弧放电。
在上述直流切断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初级端子部在与上述次级端子部、上述降压部以及上述过电流切断部一起被配置在一个容器(器体)内的状态下被设置成:随着上述容器的移动而上述初级端子部与被设置在上述直流电源侧的导电棒接触或者从该导电棒分离,在上述容器中设置有分离限制部,在上述过电流切断部允许从上述初级端子部向上述次级端子部供给电流的情况下,该分离限制部限制上述容器向如下方向移动:该方向为上述初级端子部从上述导电棒分离的方向。
根据上述结构,在过电流切断部允许从初级端子部向次级端子部供给电流的状态下,通过分离限制部限制容器向如下方向移动:该方向为初级端子部与导电棒相分离的方向。因此,当电流从直流电源经由直流切断装置流向负载侧时,初级端子部不会从导电棒分离。因而,能够抑制在初级端子部与导电棒之间产生电弧放电。
另外,在上述过电流切断部允许从上述初级端子部向上述次级端子部供给电流的情况下,通过对上述分离限制部供给流经上述过电流切断部的电流的一部分,上述分离限制部能够进行动作以限制上述容器向如下方向移动:该方向为上述初级端子部从上述导电棒分离的方向。
根据上述结构,分离限制部通过被供给流经过电流切断部的电流的一部分来进行动作,限制容器向如下方向移动:该方向为初级端子部从导电棒分离的方向。因此,不进行复杂的控制就能够抑制导电棒与初级端子部的分离,作为结果,能够抑制在导电棒与初级端子部之间产生电弧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0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阿奇霉素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家具的电脑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