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化膜电容器及使用该电容器的壳体模制型电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49554.0 | 申请日: | 201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8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竹冈宏树;久保田浩;大地幸和;藤井浩;岛崎幸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G4/015 | 分类号: | H01G4/015;H01G4/1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化 电容器 使用 壳体 模制型 | ||
1.一种金属化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金属化膜,其具有第一电介体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电介体膜的上表面上的第一金属蒸镀电极;
第二金属化膜,其具有第二电介体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电介体膜的上表面上的第二金属蒸镀电极,并且以所述第二金属蒸镀电极的上表面隔着所述第一电介体膜与所述第一金属蒸镀电极的下表面对置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金属化膜重合;
第一电极,其与所述第一金属蒸镀电极连接;
第二电极,其与所述第二金属蒸镀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金属蒸镀电极和所述第二金属蒸镀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实质上仅由铝和镁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通过由铝和镁构成的合金构成,
所述合金的镁的量为0.5重量%~15重量%,
镁偏向地存在于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中,
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中的镁的浓度分布的最大值存在于从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的上表面到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的厚度的1/2处的距离的区域、或者从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的下表面到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的所述厚度的1/2处的距离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的镁的量为0.5重量%~45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具有:
以铝为主要成分的第一金属蒸镀层;
含有镁的第二金属蒸镀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蒸镀层包括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的下表面,
所述第二金属蒸镀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蒸镀层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金属蒸镀层包括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的下表面,
所述第一金属蒸镀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蒸镀层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蒸镀层的上表面且含有镁的第三金属蒸镀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化膜的端部处,
所述金属化膜电容器还具备由导体构成的低电阻部,该低电阻部在所述第一金属化膜的所述端部处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蒸镀电极的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的上表面上的氧化被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为所述第一金属蒸镀电极,
所述第二金属蒸镀电极实质上仅由铝构成,
所述第一金属蒸镀电极具有未被分割的第一非分割电极部,
所述第二金属蒸镀电极具有:
未被分割的第二非分割电极部;
多个分割电极部;
将所述多个分割电极部与所述第二分割电极部分别连接的多个熔丝,
所述第一非分割电极部隔着所述第一电介体膜与所述第二非分割电极部和所述多个分割电极部对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方的金属蒸镀电极为所述第二金属蒸镀电极,
所述第一金属蒸镀电极实质上仅由铝构成,
所述第二金属蒸镀电极具有未被分割的第一非分割电极部,
所述第一金属蒸镀电极具有:
未被分割的第二非分割电极部;
多个分割电极部;
将所述多个分割电极部与所述第二分割电极部分别连接的多个熔丝,
所述第一非分割电极部隔着所述第一电介体膜与所述第二非分割电极部和所述多个分割电极部对置。
12.一种壳体模制型电容器,其具备:
多个金属化膜电容器;
汇流条,其与所述多个金属化膜电容器连接且具有端子部;
壳体,其收容多个金属化膜电容器和所述汇流条;
模制树脂,其以使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端子部露出且覆盖所述多个金属化膜电容器和所述汇流条的方式填充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多个金属化膜电容器中的至少一个是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化膜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95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扒掌
- 下一篇:混凝土墙面修补用台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