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码方法、解码装置、编码方法以及编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48205.7 | 申请日: | 201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7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顺;李敏;孙海威;柴原阳司;西孝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胡建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码 方法 装置 编码 以及 | ||
1.一种解码方法,对编码流中所包含的编码图像进行解码,该解码方法包括:
获得步骤,从编码流的头中获得分别包含量化矩阵的多个量化参数集;
标识符解析步骤,从所述编码流所包含的编码图像的头中,解析出用于识别量化参数集的标识符;
选择步骤,根据被解析出的所述标识符,从所述多个量化参数集中至少选择一个量化参数集;
解析步骤,从所述编码图像的头中解析出标志,并判断解析出的所述标志是否具有被预先规定的值;
生成步骤,在所述标志具有预先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从其他的量化矩阵中生成新的量化矩阵;以及
解码步骤,在所述标志具有预先规定的值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被生成的所述新的量化矩阵来对所述编码图像进行逆量化,从而对所述编码图像进行解码,在所述标志没有预先规定的值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被选择的所述量化参数集中所包含的量化矩阵来对所述编码图像进行逆量化,从而对所述编码图像进行解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码方法,
在所述获得步骤中,
从所述编码流的头中解析出示出量化参数集数量的值,从所述编码流的头中解析出量化参数集,通过将被解析出的所述量化参数集的内容,复制到依存于由被解析出的所述值所示的量化参数集数量的多个量化参数集,从而获得多个量化参数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码方法,
在所述编码流中包含有按照阶层预测结构中的阶层预测顺序而被编码的多个编码图像;
在所述获得步骤中,
通过根据所述阶层预测顺序来复制被解析出的所述量化参数集的内容,从而获得多个量化参数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码方法,
在所述获得步骤中,
通过将被解析出的所述量化参数集的内容复制到,用于解码阶层预测顺序为下位的编码图像的量化参数集,从而获得多个量化参数集,该阶层预测顺序为下位的编码图像是位于,利用被解析出的所述量化参数集而被解码的编码图像的阶层预测顺序的下位的编码图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码方法,
在所述获得步骤中,
通过将被解析出的所述量化参数集的内容复制到,用于解码与利用被解析出的所述量化参数集而被解码的编码图像的阶层预测顺序相同的编码图像的量化参数集,从而获得多个量化参数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码方法,
在所述获得步骤中,
通过从所述编码流的头中解析出示出量化参数集数量的值,以及从所述编码流的头中解析出依存于示出被解析出的所述量化参数集数量的值的数量的量化参数集,从而获得多个量化参数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码方法,
在所述生成步骤中,
获得在所述编码流中的先前被解码的量化矩阵,从所述编码图像的头中解析出更新参数,根据获得的所述量化矩阵和被解析出的所述更新参数,算出新的量化矩阵,从而生成新的量化矩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码方法,
在所述生成步骤中,
获得预先定义的量化矩阵,从所述编码图像的头中解析出更新参数,根据获得的所述预先定义的量化矩阵和被解析出的所述更新参数,算出新的量化矩阵,从而生成新的量化矩阵。
9.一种编码方法,对图像进行编码,从而生成编码流,该编码方法包括:
写入步骤,将分别包含量化矩阵的多个量化参数集写入到编码流的头中;
选择步骤,从被写入的所述多个量化参数集中,至少选择一个量化参数集;
标识符写入步骤,将用于识别被选择的所述量化参数集的标识符写入到对象图像的头中;
判断步骤,判断在对所述对象图像进行量化时是否利用新的量化矩阵;
生成步骤,在判断为利用新的量化矩阵的情况下,从其他的量化矩阵中生成新的量化矩阵;以及
编码步骤,在判断为利用新的量化矩阵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被生成的新的量化矩阵来对所述对象图像进行量化,从而对所述对象图像进行编码,在判断为不利用新的量化矩阵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被选择的所述量化参数集中所包含的量化矩阵来对所述对象图像进行量化,从而对所述对象图像进行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82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