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以及锂二次电池用集电箔的制造方法、以及锂二次电池用集电箔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47627.2 | 申请日: | 201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8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泽井岳彦;齐藤慎治;浦尾和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SEI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74;H01M10/052;H01M10/0566;H01M10/0585;H01M10/0587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海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以及 用集电箔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
电极制造工序,制造正极以及负极;
通过隔着隔膜层叠或者回卷所述正极以及负极而形成电极群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电极群浸渍到电解液的工序,
所述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制造工序具备:
穿孔工序,形成贯通集电箔、并且具有向至少一方的集电箔面侧突出的突出部的多个贯通孔;以及
混合剂形成工序,在该被穿孔后的集电箔上形成混合剂层,
在所述穿孔工序后不使被穿孔后的所述集电箔上卷而连续进行所述混合剂形成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工序是穿破所述集电箔而形成贯通孔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穿破所述集电箔而形成贯通孔的工序是如下工序:使用由形成于上模以及下模的一方的合模面的冲头、和在所述上模以及下模的另一方的合模面形成具有比该冲头突出部的长度更长的深度的凹部的冲模构成的集电箔加工装置,所述上模以及下模夹着所述集电箔而所述冲头和所述冲模相互合模,从而设置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贯通孔是直径为50~150μm的圆孔,所述突出部的高度是50~400μm,与邻接的贯通孔的距离是300~20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箔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分未形成所述多个贯通孔而是平坦的箔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箔是铝箔或者铜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孔工序后不使所述突出部与集电箔搬送用的机器部接触地搬送集电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所述穿孔工序后将所述突出部的前端加工为向贯通孔的内侧或者外侧弯曲那样的形状的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剂形成工序具备:
在形成了突出孔的集电箔上的两侧的表面形成正或者负极混合剂层的工序;以及
在干燥炉中干燥的干燥工序。
10.一种锂二次电池用集电箔的制造方法,具备形成贯通金属箔的主面、并且具有向至少一方的主面侧突出的突出部的多个贯通孔的穿孔工序,所述锂二次电池用集电箔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是穿破所述集电箔而形成的贯通孔,
形成所述贯通孔的工序是如下工序:使用由形成于上模以及下模的一方的合模面的冲头、和在所述上模以及下模的另一方的合模面形成具有比该冲头突出部的长度更长的深度的凹部的冲模构成的集电箔加工装置,所述上模以及下模夹着所述集电箔而所述冲头和所述冲模相互合模,从而设置贯通孔。
1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集电箔,具有多个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贯通金属箔的箔面、并且具有向至少一方的箔面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锂二次电池用集电箔的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是穿破所述集电箔而形成的多个贯通孔,所述多个贯通孔是直径为50~150μm的圆孔,所述突出部的高度是50~400μm,与邻接的贯通孔的距离是300~200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集电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箔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分未形成所述多个贯通孔而是平坦的箔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集电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箔是铝箔或者铜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EI株式会社,未经SE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76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