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46643.X | 申请日: | 201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5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G.格尔岑;M.R.尼姆塞克;B.A.库什纳;W.A.努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瓦卡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B1/02 | 分类号: | F01B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春梅;傅永霄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 ||
1.一种用于压缩气体的压缩机,包括: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气缸,其中,第一气缸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第二气缸的中心轴线,并且第三气缸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第四气缸的中心轴线,其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轴线相对于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的轴线定向成角度,以形成V4气缸构造;
设置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气缸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活塞;
曲轴,所述曲轴具有主轴以及驱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活塞的仅两个偏心驱动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轴线与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的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是九十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还包括盖组件,所述盖组件将在第一气缸中被压缩的气体传送到第二气缸、在第二气缸中被压缩的气体传送到第三气缸、以及将在第三气缸中被压缩的气体传送到第四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第一气缸具有第一直径、第二气缸具有第二直径、第三气缸具有第三直径、以及第四气缸具有第四直径,其中,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第二直径大于第三直径、第三直径大于第四直径。
5.一种用于压缩气体的压缩机,包括:
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气缸、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气缸、具有第三直径的第三气缸、以及具有第四直径的第四气缸,其中,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第二直径大于第三直径、第三直径大于第四直径,其中,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成直列,第三气缸与第四气缸直列,其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相对于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形成大约九十度的角度,使得气缸组件具有V4构造;
分别被接收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气缸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活塞;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驱动杆,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驱动杆设置成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气缸中移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活塞;
曲轴,所述曲轴具有主轴,所述主轴包括所述曲轴旋转所绕的曲轴轴线,其中,所述曲轴包括第一和第二圆形连杆驱动本体,所述第一和第二圆形连杆驱动本体从曲轴轴线径向向外延伸并且与曲轴轴线偏心,其中,第一和第三驱动杆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圆形连杆驱动本体,使得第一圆形连杆驱动本体绕曲轴轴线的旋转使第一和第三驱动杆往复运动,且其中,第二和第四驱动杆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圆形连杆驱动本体,使得第二圆形连杆驱动本体绕曲轴轴线的旋转使第二和第四驱动杆往复运动;
用于将气体源提供给第一气缸的气体入口、用于将气体从第一气缸提供给第二气缸的第一气流通道、用于将气体从第二气缸提供给第三气缸的第二气流通道、用于将气体从第三气缸提供给第四气缸的第三气流通道、以及用于将处于压缩状态的气体提供到压缩机之外的气体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圆形连杆驱动本体是曲轴仅有的连杆驱动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连杆驱动本体每个均包括单个连续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连杆驱动本体每个均包括与主轴整体形成的单个连续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连杆驱动本体邻接第二连杆驱动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连杆驱动本体邻接第二连杆驱动本体。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连杆驱动本体邻接第二连杆驱动本体。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连杆驱动本体仅在其与第二连杆驱动本体之间的重叠区域处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杆驱动本体。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连杆驱动本体通过设置在第一连杆驱动本体和第二连杆驱动本体之间的圆盘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杆驱动本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圆盘定中心在所述曲轴轴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圆盘的外圆周延伸到第一和第二连杆驱动本体两者的外圆周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瓦卡尔公司,未经英瓦卡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66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