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钴-锰类化合物颗粒粉末及其制造方法、锂复合氧化物颗粒粉末及其制造方法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46581.2 | 申请日: | 201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4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小尾野雅史;藤田胜弘;藤野昌市;梶山亮尚;正木龙太;森田大辅;山村贵幸;小平哲也;山崎实;冈崎精二;平本敏章;伊藤亚季乃;小田亘;冲中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H01M4/505;H01M4/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颗粒 粉末 及其 制造 方法 复合 氧化物 水电 二次 电池 | ||
1.一种镍-钴-锰类化合物颗粒粉末,其特征在于:
二次颗粒的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D50)为3.0~25.0μm,所述平均粒径(D50)和二次颗粒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中的半峰宽(W)满足下述关系式1,
W≤0.4×D50 (关系式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钴-锰类化合物颗粒粉末,其特征在于:
将Ni∶Co∶Mn的摩尔比(mol%)设为x∶y∶z时,x为5~65mol%,y为5~65mol%,z为5~55mol%,其中x+y+z=100mol%。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镍-钴-锰类化合物颗粒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准备具备搅拌机和导流管、连接有浓缩器的反应装置,在反应器内预先导入碱溶液,在该碱溶液中,从反应液面上部连续滴加含有镍、钴和锰的金属盐的溶液和碱溶液,进行中和、沉淀反应,在生成镍-钴-锰类化合物颗粒的反应中,将生成的反应浆料的一部分从反应器中段排出,导入浓缩器,将被浓缩器浓缩的浆料再次导入反应器时,以与反应器中的反应浆料的旋流相同方向的方式进行导入的工序,使镍-钴-锰类化合物颗粒生成,将得到的含有镍-钴-锰类化合物颗粒的反应浆料过滤、水洗,在150~250℃进行干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镍-钴-锰类化合物颗粒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碱溶液,使用氢氧化钠和氨。
5.一种锂复合氧化物颗粒粉末,其特征在于:
其为至少含有镍、钴和锰的锂复合氧化物颗粒粉末,该锂复合氧化物颗粒粉末的二次颗粒的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D50)为3.0~25.0μm,所述平均粒径(D50)和二次颗粒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中的半峰宽(W)满足下述关系式2,
W≤0.4×D50 (关系式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复合氧化物颗粒粉末,其特征在于:
将Ni∶Co∶Mn的摩尔比(mol%)设为x∶y∶z时,x为5~65mol%,y为5~65mol%,z为5~55mol%,其中,x+y+z=100mol%;Li相对镍、钴和锰的总量的摩尔比(锂/(镍+钴+锰))为0.90~1.20。
7.一种锂复合氧化物颗粒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混合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镍-钴-锰类化合物颗粒粉末和锂化合物,在800~1100℃的温度范围进行热处理。
8.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其是将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锂复合氧化物颗粒粉末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而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户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户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65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变的Fab唾液酸化的抗体组合物
- 下一篇:侧气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