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网络环境中提供转换机制的装置、逻辑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6524.4 | 申请日: | 201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7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斯瑞纳斯·甘达威利;弗兰克·布罗克纳斯;马克·格雷森;肯特·K·莱翁;弗雷鸣·S·安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科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宋鹤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网络 环境 提供 转换 机制 装置 逻辑 方法 | ||
1.一种方法,包括:
接收与流相关联的分组;
确定该流的隧道标识符;
确定该流的流标识符;以及
将所述流标识符和所述隧道标识符关联到因特网协议(IP)地址以生成将用于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NAPT)的绑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标识符与IP地址之间的所述绑定来执行路由决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流标识符是上下文标识符(CID),并且所述隧道标识符是软线隧道I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组被标记为封装操作的一部分,该封装操作包括提供与所述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将被执行的网络位置有关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绑定被用来为与该流相关联的后续分组指派外部IP地址,并且其中,所述外部IP地址是IP版本4(IPv4)地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后续分组利用所述绑定内的CID和软线隧道ID被转发给接入设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评估所述分组以便判断所述分组是否具有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的资格,其中如果所述分组具有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的资格,则所述绑定被生成,并且其中,不为与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相关联的流确定隧道标识符和流标识符。
8.一种被编码在包括用于执行的代码的一个或多个有形介质中的逻辑,当所述逻辑被处理器执行时可操作来执行如下操作,包括:
接收与流相关联的分组;
确定该流的隧道标识符;
确定该流的流标识符;以及
将所述流标识符和所述隧道标识符关联到因特网协议(IP)地址以生成将用于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NAPT)的绑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逻辑,其中,基于标识符与IP地址之间的所述绑定来执行路由决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逻辑,其中,所述流标识符是上下文标识符(CID),并且所述隧道标识符是软线隧道ID。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逻辑,其中,所述分组被标记为封装操作的一部分,该封装操作包括提供与所述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将被执行的网络位置有关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逻辑,其中,所述绑定被用来为与该流相关联的后续分组指派外部IP地址,并且其中,所述外部IP地址是IP版本4(IPv4)地址。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逻辑,其中,所述后续分组利用所述绑定内的CID和软线隧道ID被转发给接入设备。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逻辑,所述操作包括:
评估所述分组以便判断所述分组是否具有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的资格,其中如果所述分组具有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的资格,则所述绑定被生成,并且其中,不为与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相关联的流确定隧道标识符和流标识符。
15.一种装置,包括:
存储器元件,被配置为存储数据,
处理器,可操作来执行与所述数据相关联的指令,以及
转换模块,所述装置被配置为:
接收与流相关联的分组;
确定该流的隧道标识符;
确定该流的流标识符;以及
将所述流标识符和所述隧道标识符关联到因特网协议(IP)地址以生成将用于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NAPT)的绑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基于标识符与IP地址之间的所述绑定来执行路由决定。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流标识符是上下文标识符(CID),并且所述隧道标识符是软线隧道ID。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组被标记为封装操作的一部分,该封装操作的一部分包括提供与所述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将被执行的网络位置有关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绑定被用来为与该流相关联的后续分组指派外部IP地址,并且其中,所述外部IP地址是IP版本4(IPv4)地址。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被配置为:
评估所述分组以便判断所述分组是否具有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的资格,其中如果所述分组具有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的资格,则所述绑定被生成,并且其中,不为与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相关联的流确定隧道标识符和流标识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科技术公司,未经思科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65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