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位差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5154.2 | 申请日: | 201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6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波多野拓;原井谦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B29C55/14;G02F1/133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差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位差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适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补偿的相位差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相位差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一般备有液晶盒和以夹持该液晶盒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偏振片(入射侧偏振片及出射侧偏振片)而构成。在VA模式或IPS模式等一般的液晶显示模式的情况下,一对偏振片通常为垂直尼科耳配置,即以各偏振片具有的吸收轴大致垂直的方式配置,在无电场时,以成为黑显示(遮断光的透射)的方式进行设计。
但是,在从倾斜方向观察这种液晶显示装置时,由于一对偏振片的吸收轴成为比表观上垂直大的角度(钝角),其结果有产生漏光的现象。即,与从正面方向观察时的黑显示相比,从倾斜方向观察液晶显示装置时的黑显示为不完全,因此,在从倾斜方向观察液晶显示装置时,与从正面方向观察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相比,有时对比度降低。
因此,为了减少这种漏光,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在一对偏振片之间设置用于补偿(以下,适当称为“偏振片补偿”。)由这些偏振片引起的漏光的相位差板。作为实现偏振片补偿功能的方法,目前提出了在上述一对偏振片之间插入面内的滞相轴方向的折射率nx、在面内与其垂直的方向的折射率ny和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满足nx>nz>ny的关系的相位差板。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将树脂膜进行拉伸时,在该树脂膜的一面或两面胶粘收缩性膜而形成叠层体,将该叠层体进行加热拉伸并赋予与上述树脂膜的拉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收缩力,由此得到满足0<(nx-nz)/(nx-ny)<1的关系的相位差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57911号公报(同族美国专利:US5,245,45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准备特定的膜并实施特殊的处理,因此,相位差板的制造方法繁琐。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是使叠层体收缩而得到的,因此,制造宽度宽的相位差板有困难。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度宽且可以简便地进行制造的相位差板、制造该相位差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备有该相位差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人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将固有双折射值为正的树脂A和固有双折射值为负的树脂B进行共挤出或共流延而得到的叠层体,利用在不同的温度下沿大致垂直的不同的方向分别进行拉伸的简单的方法,可以制造具有适于发挥偏振片补偿功能的延迟(也称为相位差。)的相位差板,于是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以以下的[1]~[5]为要点。
[1]一种相位差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备有以下工序:
将固有双折射值为正的树脂A和固有双折射值为负的树脂B进行共挤出或共流延,形成包含含有树脂A的a层和含有树脂B的b层的叠层体的工序;
将该叠层体在温度T1下沿一个方向拉伸的第一拉伸工序;
在所述第一拉伸工序之后,在低于温度T1的温度T2下,沿与所述拉伸方向大致垂直的其它方向拉伸,得到相位差板的第二拉伸工序,
就所述相位差板而言,实施了拉伸处理的a层的面内延迟Rea、实施了拉伸处理的a层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a、实施了拉伸处理的b层的面内延迟Reb、实施了拉伸处理的b层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b,满足式1~式4。
0nm<Rea<50nm ...式1
50nm<Rta<100nm ...式2
100nm<Reb<150nm ...式3
-100nm<Rtb<-40nm ...式4
[2]上述[1]所述的相位差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A和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B满足TgA>TgB+5℃的关系。
[3]一种相位差板,其是利用[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51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词对取得装置、单词对取得方法及其程序
- 下一篇:运动线缆防扭绞传输导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