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着色聚酰亚胺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5100.6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5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大矢修生;松尾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J9/2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楠;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着色 聚酰亚胺 成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着色聚酰亚胺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下述工序:将聚酰胺酸溶液组合物或聚酰亚胺溶液组合物成型后,在250℃以上进行热处理,其中,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组合物含有至少由四羧酸成分和二胺成分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以及着色前体,所述聚酰亚胺溶液组合物含有聚酰亚胺溶液以及着色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聚酰亚胺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四羧酸成分是选自联苯基四羧酸二酐和均苯四甲酸二酐中的至少一种四羧酸,所述二胺成分是选自对苯二胺、二氨基二苯基醚和双(氨基苯氧基)苯中的至少一种二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着色聚酰亚胺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着色前体是由含有丙烯腈的单体得到的聚合物和/或二茂铁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聚酰亚胺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组合物或所述聚酰亚胺溶液组合物是悬浮液或透明的均匀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聚酰亚胺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下述工序:将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组合物进行流延然后将所得到的薄膜浸渍在聚酰胺酸的不良溶剂中而制作多孔质聚酰胺酸薄膜的工序,以及将所述多孔质聚酰胺酸薄膜在250℃以上进行热处理的工序;所述着色聚酰亚胺成型体是着色聚酰亚胺多孔质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着色聚酰亚胺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不良溶剂是水或含有水的混合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聚酰亚胺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处理是在将成型品固定的状态下、在空气中于280~500℃进行5~60分钟,所述成型品是使用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组合物或聚酰亚胺溶液组合物成型而得到的成型品。
8.一种着色聚酰亚胺成型体,其是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着色聚酰亚胺成型体,其是在两表面上不存在致密层的均匀的膜,且膜厚为5~100μm,并且是具有在一面或两面的表面具有平均孔径为0.01~5μm的孔、且该孔从一个面朝着另一个面呈非直线状连续的多孔质结构的着色聚酰亚胺多孔质膜,且所述着色聚酰亚胺多孔质膜的空孔率为15~80%,葛尔莱透气度(Gurley值)为30~1000秒/100cc。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着色聚酰亚胺成型体,其是具有两个表面层和夹在该两个表面层之间的大孔层的三层结构的多孔质膜,其中,所述大孔层具有被所述表面层以及与所述表面层结合的间壁包围的多个大孔和多个细孔,并具有所述细孔和所述大孔相互连通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部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宇部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51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疫鉴定脑脊液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表征电化学电池或其组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