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防脱离功能的密封件及防脱离管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44882.1 | 申请日: | 201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5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兼子启太;越智孝敏;行野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 主分类号: | F16L21/08 | 分类号: | F16L21/08;F16J15/10;F16L2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脱离 功能 密封件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脱离管接头及带有防脱离功能的密封件,该防脱离管接头防止相互连接的管子彼此脱离,该带有防脱离功能的密封件用于该防脱离管接头。
背景技术
将多根球墨铸铁管等的管子连接起来构成管路作为被铺设在地下的水道管路等已广为人知。在这种管路中,在使用弯管、丁字管等异形管的场合,在这些异形管的曲折部分、分支部分(即:水的流动方向被改变之处)由于水压而作用有试图使管子移动的力(不平衡力)。因此,在上文所述的异形管的连结部等附加有防脱离功能,即:尽管有这样的不平衡力作用也能防止管子彼此脱离。
作为现有技术中的管子的防脱离结构之一,采用这样的结构,即:如图23所示,用混凝土块55覆盖跨异形管(在图23中是弯管)51与被连接到该异形管51的管52、53的接合部(接头部)54的部位(称为混凝土块结构)。即,如此用混凝土块55将管52、53与异形管51一体化,防止管52、53与异形管51的脱离。此外,作为另外的防脱离结构,有如图24、图25所示的结构。即,在管61、62的承接口63的内表面和插口6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配设锁环65的锁环收容槽66、67,跨在这些槽66、67中配设有在圆周方向上有1个开口的锁环65。而且,在管61、62接合后,利用在管径方向贯通承接口63的固定螺栓68向管径方向内侧按压锁环65,阻止锁环65的扩径,由此,通过锁环65防止管61、62的脱离。
可是,在使用如图23所示的混凝土块结构的场合,由于必须使混凝土块55完全硬化后再将其配设在地下,需要很多时间混凝土才能硬化。因此,在需要尽早修复道路的场合,不会采用如图23所示的混凝土块结构,而采用如图25所示的使用了锁环65的结构。
但是,在使用如图25所示的锁环结构的场合,会产生以下缺点:在一边使锁环65缩径一边将其嵌入到承接口63的槽66中时,需要缩径用的夹具、设备,从而招致设备费等成本的增加,或者在该嵌入作业上需要很多时间。
作为可以改善这样的缺点的防脱离管接头,有这样的提案:将赋予其以如图26~图30所示的防脱离功能的密封件(以下称为带有防脱离功能的密封件或者简称为密封件)70设置在防脱离管接头中。即,其构成为,不仅于承接口71的内表面形成的密封件收容槽72中配设具有弹性的密封件本体78,而且在该密封件本体78中埋设内周部形成有爪部73a、73b的锁体73。于是,当如图30所示由于上文所述非平衡力等原因管子彼此试图向脱离的方向移动之时(换言之,相对于承接口71而言,插口75试图向c方向移动,插口75试图从承接口71脱离之时),锁体73一边抵靠在形成于承接口71的密封件收容槽72中的承接口内表面突出部76上,一边向a方向旋转,锁体73的爪部73a、73b咬入插口75的外周面,其结果,阻止了管子彼此脱离(换言之,阻止了插口75从承接口71脱离)。
另外,上述提案的防脱离管接头的构成为,在锁体73的外周部形成有呈凹陷形状的弯曲槽部73c,该弯曲槽部73c抵靠在形成于承接口71的密封件收容槽72中的承接口内表面突出部76上。于是,当插口插入时(管子接合时),如图28、图29所示,在形成在锁体73的弯曲槽部73c滑动接触形成在承接口71的密封件收容槽72中的承接口内表面突出部76,且锁体73的爪部73b强力抵靠在插口75的外周面上的状态下,插口75被推入。并且,由插口75的插入力,以使锁体73的爪部73a被从插口75的外周面推向外侧的方式,一边使密封件本体78变形一边使锁体73整体向d方向旋转,藉此,容许插口75向锁体73的内侧插入。
通过使用此防脱离管接头结构,作为以防脱离为目的的必要的作业,只需事先预备埋设有上文所述锁体73的带有防脱离功能的密封件70,在承接口71内配置密封件70即可。因此,由于不需要缩径用的夹具和设备等,并且不需要锁环的缩径作业,所以可以省去进行该缩径作业的工夫和时间。
另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图26~图30所示的防脱离管接头类似结构的防脱离管接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214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4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