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模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3251.8 | 申请日: | 201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4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M.戴维斯;M.卡普尔;W.米基;P.辛德勒;N.威克尔;D.威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04 | 分类号: | B29C41/04;C08F210/16;C08L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培善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非临时申请,要求2009年8月28日提交的题目为“ROTIONAL MOLDING ARTICLES,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美国临时申请61/237,891的优先权,其教导在此引入作为参考,如其在下面全部复制。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模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背景
在制备旋转模塑制品时使用聚乙烯组合物,例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或高密度聚乙烯是通常已知的。可以使用任何常规方法,例如气相法、淤浆法、溶液法或高压法来制备这些聚乙烯组合物。
一般而言,在旋转模塑方法中,将聚合物材料置于受热模具中。受热的模具使得聚合物材料熔融,并在模腔底部形成熔潭。然后将模具缓慢旋转,通常围绕两个垂直的轴旋转,使得熔融聚合物材料流到模具中,并粘到壁上。为了保持整个部件的均匀厚度,模具在冷却相过程中继续旋转。
已经使用了采用不同催化剂系统的各种聚合技术来制备这些适用于旋转模塑应用的聚乙烯组合物。然而,目前可得的聚乙烯组合物不能提供旋转模塑应用所需要的刚性/韧性平衡。
尽管存在开发适用于旋转模塑应用的聚乙烯组合物的研发努力,仍然需要聚乙烯组合物,其具有窄分子量分布、窄组成分布和改善的抗冲性并同时保持刚性和加工性。此外,存在制备这些组合物的方法的需求,该组合物具有窄分子量分布、窄组成分布和改善的抗冲性并同时保持刚性和加工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旋转模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旋转模塑制品,包括聚乙烯组合物,包括:(a)至少85重量%的来自乙烯的单元;和(b)小于15重量%的来自一种或多种α-烯烃共聚单体的单元;其中聚乙烯组合物的密度为0.930至0.945g/cm3,分子量分布(Mw/Mn)为1.70至3.50,熔体指数(I2)为0.5至20g/10min,分子量分布(Mz/Mw)为小于2.5,乙烯基不饱和度小于0.06乙烯基每一千个存在于聚乙烯组合物主链中的碳原子。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制备制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聚乙烯组合物,包括(a)至少85重量%的来自乙烯的单元;(b)小于15重量%的来自一种或多种α-烯烃共聚单体的单元;其中所述聚乙烯组合物的密度为0.930至0.945g/cm3,分子量分布(Mw/Mn)为1.70至3.50,熔体指数(I2)为0.5至20g/10min,分子量分布(Mz/Mw)为小于2.5,乙烯基不饱和度小于0.06乙烯基每一千个存在于所述组合物的主链中的碳原子;(2)将所述聚乙烯组合物经旋转模塑工艺成型为制品。
在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模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聚乙烯组合物的密度为0.935至0.945g/cm3。
在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模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聚乙烯组合物的熔体指数(I2)为1至10g/10min。
在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模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聚乙烯组合物在洗脱温度-洗脱量曲线上在等于或大于30℃具有小于2个峰,所述曲线按照连续升温洗脱分级法确定,其中低于30℃的净化峰排除在外。
在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模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聚乙烯组合物包括小于11重量%的来自一种或多种α-烯烃共聚单体的单元。
在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模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聚乙烯组合物基本上不含长链支化。
在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模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聚乙烯组合物包括小于100重量份的基于铪的金属茂催化剂每一百万份的聚乙烯组合物。
在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模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聚乙烯组合物的熔体流动比率(I21/I2)为12至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3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