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装置和用于制造绝缘装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2212.6 | 申请日: | 201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8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科尔贝格尔;迈克尔·莫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洱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H01M2/34;H01M2/22;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德国斯图加***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装置 用于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化学蓄能单元的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装置具有下面的特征:
-与电化学蓄能单元热接触的冷却板(2),其中该冷却板(2)包括至少一个孔;
-用于排出热量的接触轨(4);
-用于固定在冷却板(2)与接触轨(4)之间的结构的固定部件,其中该固定部件具有柄杆(1),该柄杆穿过冷却板(2)的孔延伸,并且通过孔壁与柄杆(1)之间的距离定义第一空隙和/或通过接触轨(4)的边缘与柄杆(1)之间的距离定义第二空隙;以及
-具有表面的连接部件(3),该表面具有电绝缘材料,其中该连接部件设置在冷却板(2)的主表面与接触轨(4)的表面之间并且还具有局部部位(5),该局部部位伸进第一和/或第二空隙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设计成与柄杆(1)共同作用平齐地封闭冷却板(2)的孔。
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通过导热膜和/或硅成形件成形。
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含有以氮化硼或氧化铝充满的由聚醚聚亚胺酯或硅组成的部件。
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具有导热膜和至少一个插到导热膜里面的绝缘部件(5),该绝缘部件伸进第一和/或第二空隙内,其中该绝缘部件(5)通过塑料套、硅或聚醚聚亚胺酯圆部件、或硅或聚醚聚亚胺酯圆盘成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5)具有绝缘杆,该绝缘杆沿着柄杆(1)延伸,其中该绝缘杆具有形状,该形状从冷却板(2)主表面随着在冷却板(2)的孔里面的深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包括分层的导热膜,该导热膜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膜层,其中至少一个膜层伸进第一和/或第二空隙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具有第一直径的膜孔,第二膜层具有与第一直径不同的第二直径的膜孔,其中所述柄杆(1)穿过第一和第二膜孔延伸。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包括分层的导热膜,该导热膜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膜层,其中两个膜层的第一膜层具有更小直径的第一孔,两个膜层的第二膜层具有更大直径的孔,其中所述绝缘部件(5)透插第一和第二膜孔,并且一个绝缘部件头充满较大的膜孔并且与导热膜(3)的主表面平齐地封闭该较大的膜孔。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轨(4)具有至少一个孔,所述固定部件的柄杆(1)伸进穿过这个孔,其中所述接触轨(4)的边缘是接触轨(4)的孔的边缘,通过该接触轨(4)的边缘形成该第二空隙。
11.一种用于电化学蓄能单元的绝缘装置的制造方法(60),其中该方法包括:
-提供冷却板(2)的步骤(61),该冷却板(2)与电化学蓄能单元热接触,其中该冷却板(2)包括至少一个孔;
-提供接触轨(4)的步骤(62),该接触轨(4)用于排出热量;
-设置具有表面的连接部件(3)的步骤(63),该表面具有电绝缘材料,其中该连接部件(3)设置在冷却板(3)的主表面与接触轨(4)的表面之间,该连接部件(3)的局部部位(5)伸进冷却板(2)的孔里面和/或侧面覆盖接触轨(4)的边缘;以及
-安置固定部件的步骤(64),用于固定在冷却板(2)与接触轨(4)之间的结构,其中该固定部件具有柄杆(1),该柄杆(1)在安置过程中穿过冷却板(2)的孔插入,由此使该连接部件(3)的局部部位(5)设置在柄杆(1)与孔壁之间和/或接触轨(4)的边缘与柄杆(1)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60),其特征在于,在提供冷却板的步骤(61)中,使冷却板(2)的主表面被液体材料涂覆,然后进一步加热该被液体材料涂覆的冷却板(2)用于形成连接部件(3)。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60),其特征在于,在提供冷却板的步骤(61)中,使主表面被陶瓷填充的硅浇注物质涂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洱两合公司,未经贝洱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22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铵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氧化反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