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1971.0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R·L·纳瓦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7 | 分类号: | F16K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用于控制液压流体流的方向的滑阀,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滑阀的阀芯。
背景技术
滑阀通过使阀芯在阀壳体的孔内沿纵向轴线轴向地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来控制(即,切换)液压流体流的方向。阀芯的移动开启和/或封闭由阀壳体限定的各种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从而沿第一流径和第二流径中的至少一者引导液压流体。
阀芯包括多个接合部(land portion),每个接合部均包括与容纳阀芯的孔的直径基本上相等的直径。接合部均构造成用于靠在孔上密封。各个接合部之间限定了多个流体引导部。流体引导部与由阀壳体限定的各种端口流体连通,并且借助于各个接合部彼此密封。流体引导部与所述孔配合而限定流体腔室,液压流体经所述流体腔室从一个端口流向另一个端口。
在操作中,液压流体从各种端口流入流体腔室,并沿阀芯的各个流体引导部的外表面流动。因此,流体引导部的外表面的形状直接影响流经流体腔室的液压流体的流动特性。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滑阀。该滑阀包括壳体,该壳体限定沿纵向轴线延伸的孔。该壳体还限定供应端口、第一负载端口(load port)、第二负载端口和至少一个排出端口。供应端口与所述孔流体连通并且构造成用于向所述孔供应液压流体。第一负载端口与所述孔流体连通并且构造成用于沿第一流径引导液压流体。第二负载端口与所述孔流体连通并且构造成用于沿第二流径引导液压流体。所述至少一个排出端口与所述孔流体连通并且构造成用于从壳体排出液压流体。阀芯位于所述孔内并且可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位置开启供应端口与第一负载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开启第二负载端口与所述至少一个排出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封闭供应端口与第二负载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第二位置开启供应端口与第二负载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开启第一负载端口与所述至少一个排出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封闭所述供应端口与所述第一负载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阀芯包括沿纵向轴线轴向地配置在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的供应部。该供应部限定截顶伪球面,截顶伪球面构造成用于当阀芯位于第一位置时将液压流体引导到第一负载端口并且构造成用于当阀芯位于第二位置时将液压流体引导到第二负载端口。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滑阀的阀芯。该阀芯包括第一端和沿纵向轴线与第一端间隔开的第二端。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位于第一端与第一接合部之间的第三接合部,以及位于第二接合部与第二端之间的第四接合部。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第三接合部和第四接合部中的每一者均构造成用于靠在阀壳体的孔上密封。供应部沿纵向轴线轴向地布置在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第一返回部沿纵向轴线轴向地布置在第三接合部与第一接合部之间。第二返回部沿纵向轴线轴向地布置在第四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供应部限定截顶伪球面,截顶伪球面构造成用于将液压流体选择性地引导至阀壳体的第一负载端口和第二负载端口中的一者。
因此,阀芯的形状,且更具体而言阀芯的供应部的形状,将液压流体流从供应端口流畅地引导至第一负载端口和第二负载端口中的一者,这减小了作用在阀芯上的液压流体所产生的液压力。作用在阀芯上的液压力的减少允许阀芯较容易移动。
本发明的以上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易于从下文结合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而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滑阀的示意性截面图,示出了位于第一位置的阀芯的第一实施例。
图2是滑阀的示意性截面图,示出了位于第二位置的阀芯的第一实施例。
图3是阀芯的替换实施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是阀芯的第一实施例的放大断片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阀芯的第二替换实施例的放大断片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阀芯的第三替换实施例的放大断片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其中各视图中同样的标号始终表示同样的零件,滑阀总体上以20示出。滑阀20沿图1所示的第一流径和图2所示的第二流径中的至少一者引导液压流体流。
滑阀20是液压系统的一部分。该液压系统可包括用于加压和循环液压流体的泵(未示出)、用于引导液压流体流的滑阀20、用于将加压的液压流体流转化为功的马达(未示出)、和用于储存过剩的液压流体并使该液压流体循环返回泵的罐(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公司,未经伊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1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芯片颗粒老化检测装置
- 下一篇:自动调隙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