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1916.1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6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岩谷真男;关隆司;古田升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8 | 分类号: | H01M10/0568;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水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
背景技术
作为锂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中的非水电解液,因为电导率高,耐电压性良好,所以采用含LiPF6、LiBF4等无机锂盐的非水电解液(1)。
此外,作为电解质盐使用Li[N(SO2-CFH-CF3)2]、Li[N(SO2-CH2-CF3)2]等双磺酰亚胺锂盐作为主要成分(相对于全部电解质盐100摩尔%在60摩尔%以上)的非水电解液(2)(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260400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非水电解液(1)虽然可获得高电导率,但用于二次电池时可能会在电解液中的正极附近出现急剧的发热而导致热失控。此外,非水电解液(2)无法获得足够的电导率,实用性存在疑问。
本发明人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实现兼具高电导率和热失控得到抑制的稳定性的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及具有所述非水电解液的二次电池。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发现特定的双磺酰亚胺盐发挥热失控抑制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以下的构成。
[1]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包含以式(a1)表示的锂盐(a1)、作为无机锂盐的锂盐(a2)、溶剂,相对于所述锂盐(a1)和所述锂盐(a2)的总量的所述锂盐(a1)的比例为5.0~20.0摩尔%;
R1-CHF-SO2-N(Li)-SO2-CHF-R2 (a1)
式(a1)中的R1和R2相互独立地表示可含醚性氧原子的碳数1~5的含氟烷基或氟原子。
[2]上述[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所述锂盐(a1)为以式(a1-1)表示的化合物,
CF3-CHF-SO2-N(Li)-SO2-CHF-CF3 (a1-1)。
[3]上述[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所述锂盐(a2)为LiPF6、LiBF4或LiClO4。
[4]上述[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包含选自LiPF6、LiBF4和LiClO4的至少1种。
[5]上述[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包含LiPF6。
[6]上述[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包含碳酸酯类溶剂。
[7]上述[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中的所述锂盐(a1)和所述锂盐(a2)的总量相对于1升全部溶剂为0.5~3.0摩尔。
[8]上述[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
[9]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含有包藏、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含有锂金属、锂合金或包藏、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上述[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
发明的效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可获得兼具高电导率和热失控得到抑制的稳定性的二次电池。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电解液的发热行为的观测结果的图。
图2是表示比较例1中的电解液的发热行为的观测结果的图。
图3是表示比较例2中的电解液的发热行为的观测结果的图。
实施发明的方式
<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以下简称“非水电解液”)是包含锂盐作为电解质盐的非水电解液。
[锂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1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喘促型臁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 下一篇:降低复杂度的薄膜电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