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其固化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树脂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41665.7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4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厚子;小椋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DI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59/50 | 分类号: | C08G59/50;C08F283/10;C08J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树脂 组合 固化 成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以环氧树脂(A)、含酸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C)、及胺系环氧树脂用固化剂(D)为必需成分,且利用E型粘度计测定的50℃下的粘度为500mPa·s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含酸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B)为分子量160以下的单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环氧树脂(A)、含酸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B)、及胺系环氧树脂用固化剂(D)的各成分的配混比例为:环氧树脂(A)中的环氧基与含酸基聚合性单体(B)的酸基的当量比(环氧基/酸基)为1/0.05~1/0.8,且含酸基聚合性单体(B)的酸基与胺系环氧树脂用固化剂(D)中的活性氢的当量比(酸基/活性氢)为5/95~80/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自由基聚合引发剂(C)的配混量是相对于100质量份组合物为0.1~3质量份的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环氧树脂(A)是双酚型环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双酚型环氧树脂是环氧当量500g/eq.以下的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其在含有所述(A)~(D)的各成分的基础上还含有除所述(B)成分以外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E)。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单体(E)的配混比例是在将所述(A)~(E)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份的情况下为5~50质量份的比例。
9.一种固化物,其是使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原位聚合反应而得到的。
10.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以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和增强纤维作为必需成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中,增强纤维的体积含有率在40~85%的范围内。
12.一种纤维增强树脂成形品,其以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和增强纤维作为必需成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形品,其中,增强纤维的体积含有率在40~85%的范围内。
14.一种纤维增强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注入到配置在模具内的由增强纤维形成的基材中,含浸后,进行原位聚合反应,从而使其固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使用了真空RTM成形法,即,将配置有由增强纤维形成的基材的模具的腔内减压,利用减压后的腔内压力和外部压力的压差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树脂组合物注入到腔内,并使其含浸在所述基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C株式会社,未经D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16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8G 用碳-碳不饱和键以外的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C08G59-00 每个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缩聚物;环氧缩聚物与单官能团低分子量化合物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每个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使用与该环氧基反应的固化剂或催化剂聚合得到的高分子
C08G59-02 .每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缩聚物
C08G59-14 .用化学后处理改性的缩聚物
C08G59-18 .每个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使用与环氧基反应的固化剂或催化剂聚合得到的高分子
C08G59-20 ..以使用的环氧化合物为特征
C08G59-40 ..以使用的固化剂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