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幽门螺旋杆菌的除菌剂和除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80041068.4 | 申请日: | 201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5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出口喜三郎;长泽淳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医疗保健蛋白质组学生物技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K33/00 | 分类号: | A61K33/00;A61K33/08;A61K33/44;A61K47/32;A61K47/38;A61K47/42;A61P1/04;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宗杰;杨生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幽门 螺旋 杆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除菌剂以及使用该除菌剂的除菌方法。
背景技术
幽门螺旋杆菌为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慢性化因素或再发生因素,据认为,世界人口的50%被感染。已知该幽门螺旋杆菌在自然环境中,仅在动物的胃内能够增殖,并且感染人、猴、猫、猪、狗。据认为,幽门螺旋杆菌具有尿素酶活性,由尿素生成氨,由此中和胃酸,而栖息在胃内的强酸性环境中。
目前,为了去除幽门螺旋杆菌,进行将抗生物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质子泵抑制剂组合的三联疗法,但是由于抗生物质耐性菌的出现,用该方法越来越难以完全除菌(非专利文献1)。因此,还尝试了使用新型抗生物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的2次、3次除菌法。但是,这些除菌方法也影响到对人体有用的肠内细菌的功能,因此具有伴随腹泻等这样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作为副作用少的除菌方法,除了三联疗法之外,还提出了将糖和蛋白质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制剂并用的方法(专利文献1)、施用阻碍幽门螺旋杆菌定居在胃壁的褐藻糖胶的方法(专利文献2)、施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增殖的具有β1-4键的糖类的方法(专利文献3)等。此外,还报道了与益生菌(乳酸菌等)的并用治疗(非专利文献2)。但难以说它们的作用机理一定明确,而且,作为除菌方法也没有得到确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246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7-13816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2078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の診断と治疗のガイドライン”日本Helicobacter学会发行)
非专利文献2“医学のあゆみ”,vol.228,No.3,2009,pp.213-21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副作用少的新型幽门螺旋杆菌的除菌剂以及使用该除菌剂的除菌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着眼于幽门螺旋杆菌在胃内的强酸性环境中能够栖息的原因是它由尿素生成氨而中和胃酸的这样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氨或铵离子的吸附剂导入胃内,造成幽门螺旋杆菌难以栖息的环境,可以去除幽门螺旋杆菌,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具体地说,本发明如下。
(1)一种幽门螺旋杆菌的除菌剂,其包含氨或铵离子的吸附材料。
(2)根据上述(1)所述的除菌剂,其中,所述氨或铵离子的吸附材料为选自由活性炭、硅胶、氧化铝、沸石和阳离子交换材料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幽门螺旋杆菌的除菌方法,该方法中,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内导入上述(1)或(2)所述的除菌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副作用少的新型幽门螺旋杆菌的除菌剂以及使用该除菌剂的除菌方法。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示出将幽门螺旋杆菌用PBS来混合稀释后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培养3天时的菌落形成的状态的图。
图2A是示出将幽门螺旋杆菌用PBS来混合稀释后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培养1天,然后散布0.1M盐酸,并进一步培养3天时的菌落形成的状态的图。
图2B是示出将幽门螺旋杆菌用PBS来混合稀释后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培养1天,然后散布分散有活性炭粉末A(1000℃烧制)的0.1M盐酸,并进一步培养3天时的菌落形成的状态的图。
图2C是示出将幽门螺旋杆菌用PBS来混合稀释后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培养1天,然后散布分散有活性炭粉末B(500℃烧制)的0.1M盐酸,并进一步培养3天时的菌落形成的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图2A~图2C中的菌落面积(mm2)的图。
图4是示出将幽门螺旋杆菌用PBS来混合稀释后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培养1天,然后在4个角设置孔,向其中填满分散有活性炭粉末A的0.1M盐酸(同图(1)~(3))、或0.1M盐酸(同图(4)),进一步培养3天时的菌落形成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图4的(1)~(3)中的增殖抑制区域的宽度(mm)、和(1)~(3)中所用的活性炭粉末的氨吸附能力(ppm)的图。
图6A是示出将幽门螺旋杆菌用PBS来混合稀释后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培养1天,然后散布分散有纤维素的0.1M盐酸,并进一步培养3天时的菌落形成的状态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医疗保健蛋白质组学生物技术株式会社,未经医疗保健蛋白质组学生物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1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