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模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40841.5 | 申请日: | 2010-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4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吉山;村田清一郎;佐藤胜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迈特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33/60 | 分类号: | B29C33/60;C08K5/5337;C08L71/02;C10M105/74;C10M145/26;C10N30/00;C10N40/3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卢曼;高旭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模剂。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良的成膜性且模具脱模性优良的脱模剂。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模具将塑料材料或橡胶材料等高分子材料成型时,使用硅油、蜡、滑石、云母、四氟乙烯树脂等脱模剂。然而,硅油、蜡等虽然显示出良好的脱模性,但因为脱模剂转移至成型品,所以有损均匀涂装性、二次加工性等,而且有时在持续性方面有所欠缺。此外,四氟乙烯树脂虽然在脱模效果的持续性和二次加工性方面令人满意,但脱模处理时必须对模具的模具面实施膜状的烧结处理,再处理时也需要进行同样的处理,因此存在操作工序繁多的问题。
为了消除该缺陷,提出了以含有碳数为4~20的多氟烷基的磷酸酯作为有效成分之一的脱模剂(参照专利文献1~3)。这些脱模剂显示出良好的脱模性,并且与以往的脱模剂相比脱模寿命更长,但是,随着如今的成型品形状的复杂化,作为脱模剂要求进一步的性能提升。
另一方面,多氟烷基膦酸酯也被广泛用作脱模剂的合成原料。制成脱模剂时的脱模性能在全氟烷基的碳数为8~1 2的化合物中最容易体现,特别是具有全氟辛基的膦酸酯化合物
CF3(CF2)7CH2CH2P(O)(OC2H5)2
适合用于这种用途(参照专利文献4~7)。
但是,有报道称具有碳数为8~12的全氟烷基的磷酸酯化合物或膦酸酯化合物在环境中被生物降解,变成生物蓄积性、环境浓缩性较高的化合物,担心会在处理工序中暴露或者从废弃物、处理基材等中释放、扩散至环境中等。全氟烷基的碳数为14以上的化合物由于其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的关系,其处理非常困难,实际上几乎不使用。
具有碳数为8以上的全氟烷基的磷酸酯化合物或膦酸酯化合物在其制造工艺中无法避免生物蓄积性高的全氟辛酸类的产生和混入。因此,制造这些磷酸酯化合物或膦酸酯化合物的各公司的发展方向是不再继续制造这些化合物,或者用具有碳数为6以下的全氟烷基的化合物来代替等。
但是,全氟烷基的碳数为6以下的化合物在处理基材表面上的取向性显著下降,而且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Tg等与碳数为8的化合物相比显著更低,因此受到温度、湿度、应力、有机溶剂的接触等使用环境条件的很大影响。因此认为其无法获得所要求的足够性能,而且在耐久性等方面也受到影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公昭53-232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公昭53-232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公昭57-480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公平2-4557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公平3-7824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公平4-4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特公平4-11366号公报
专利文献8:WO 2007/105633A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被认为生物蓄积性低的具有碳数为6以下的全氟烷基的多氟烷基膦酸酯作为有效成分的脱模剂,该脱模剂具有与以具有碳数为8以上的全氟烷基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脱模剂同等的脱模性能。
解决技术问题用的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藉由一种脱模剂来实现,该脱模剂以通式
CnF2n+1(CH2CF2)a(CF2CF2)b(CH2CH2)cP(O)(OH)2 [I]
表示的多氟烷基膦酸或其盐以及通式
CnF2n+1(CH2CF2)a(CF2CF2)b(CH2CH2)cP(O)[O(RO)mR’]d(OH)2-d [X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迈特株式会社,未经优迈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08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保存脐带组织的液体
- 下一篇:利用盐类矿床开采尾盐的干式胶结充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