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40030.5 | 申请日: | 201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3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水野浩一郎;酒井良成;吉井辰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 主分类号: | F16D3/205 | 分类号: | F16D3/2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式三球销型 等速 万向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背景技术
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具备在外圈的滚道槽和与轴连结的三球销之间被能够旋转地配置的滚子单元。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的滚子单元具有:滚子,该滚子插入外圈的滚道槽;中间部件(链环),该中间部件能够外嵌于三球销的三球销轴部,且将滚子支承成旋转自如;以及多个滚动体(球),该多个滚动体能滚动地夹装于滚子与中间部件之间。由于该滚子单元将滚动体形成为球体,故在利用此类结构传递动力的情况下,在滚动体与中间部件、以及滚动体与滚道槽之间除了产生滚动阻力之外,还产生滑动所带来的阻力。
因此,为了减少该阻力,例如,还存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具备滚针单元,该滚针单元将滚动体形成为由轴状构成的滚针。而且,该滚针单元具有保持器,该保持器以滚针能够在中间部件(块)的外周循环的方式进行支承。由此,能够减小滚动体与中间部件、以及滚动体与滚道槽之间的滑动所带来的阻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84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763624号公报
然而,将滚动体设为滚针的滚针单元例如一边向由多个部件构成的保持器导入滚动体一边进行连结固定而被组装。与此相对地,为了简化滚针单元的组装,存在连结多个部件而预先形成保持器的情况。在此类情况下,滚针从设置于保持器的窗部被导入。但是,在此类结构中,在将滚针单元外嵌于三球销轴部之前,滚针可能会从将滚针导入保持器的窗部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此类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其具备在滚动体已被导入保持器的状态下能够防止滚动体的脱落的滚针单元。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具备:
外圈,该外圈具有筒状部,且在内周面形成有沿外圈旋转轴方向延伸的三个滚道槽;
三球销,该三球销具备:与轴连结的凸台部;以及三个三球销轴部,该三个三球销轴部以从所述凸台部的外周面分别朝所述凸台部的径向外方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并插入各个所述滚道槽;
中间部件,该中间部件相对于所述三球销轴部能够摆动地设置在所述三球销轴部的外周,且具有与所述滚道槽的侧面对置的动力传递面;
多个滚动体,所述多个滚动体呈轴状,且能够沿所述滚道槽的侧面滚动地设置于所述滚道槽的侧面与所述动力传递面之间;以及
保持器,该保持器支承所述滚动体,以使得所述滚动体能够在所述中间部件的外周循环;
所述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中,
所述保持器包括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该一对循环路形成部件形成循环的所述滚动体的轨迹、即循环路,并且以分别支承所述滚动体的轴向两端部的方式对置且连结,
至少一方的所述循环路形成部件具有:窗部,该窗部开口为能够将所述滚动体从循环方向的侧方导入所述循环路;以及凸缘部,该凸缘部形成为从所述窗部的周缘沿所述滚动体的导入方向延伸,
在将所述滚动体导入所述循环路之后,所述凸缘部以避免该滚动体通过所述窗部的方式被朝所述窗部的开口侧凿紧。
根据本方式涉及的发明,能够提供具备在滚动体已被导入保持器的状态下能够防止滚动体脱落的滚针单元的滑动式三球销型等速万向节。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速万向节1的立体图,是示出将外圈10沿轴向切开的状态的图。
图2是等速万向节1的一部分的组装状态下的从外圈10的开口侧观察的图。
图3是等速万向节1的一部分的径向剖视图。
图4是除去了中间部件40的滚针单元30的立体图。
图5是中间部件40的分割部件41(42)的立体图。
图6A是示出分割部件41(42)的俯视图。
图6B是示出分割部件41(42)的侧视图。
图6C是图6A的A方向视图。
图7A是保持器60的主视图。
图7B是图7A的B-B剖视图。
图7C是图7A的C-C剖视图。
图8A是已将滚动体50导入保持器60之后的凸缘部76、86凿紧前的滚针单元30的放大图。
图8B是已将滚动体50导入保持器60之后的凸缘部76、86凿紧后的滚针单元30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0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