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微生物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抗微生物性资材有效
| 申请号: | 201080039901.1 | 申请日: | 201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5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间濑比吕志;广田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9/02 | 分类号: | C22C9/02;A61F13/00;A61F13/02;A61L15/00;A61L15/16;A61L15/58;B32B15/04;B32B15/08;B32B15/12;B32B15/14;C22C13/00;C23C14/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资材 | ||
1.一种抗微生物性材料,其包含基材层和铜-锡合金层,
所述基材层由根据ASTM-D648-56在负荷1820kPa下测定的负荷变形温度为115℃以下的树脂、天然纤维或纸构成,
所述铜-锡合金层配置于所述基材层上,含有超过60原子%且为90原子%以下的铜,并且含有10原子%以上且不足40原子%的锡,
其中,所述铜-锡合金层的厚度为5~20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其中,所述铜-锡合金层中的锡含量为15原子%以上且不足40原子%,并且剩余部分实质上由铜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其中,所述基材层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和聚丙烯所组成的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其中,所述铜-锡合金层的薄膜电阻(Ω)除以所述铜-锡合金层的厚度和铜含量(Cu原子%)所得的Q值(Ω/(nm·Cu原子%))为0.001~0.007。
5.一种抗微生物性材料,其包含基材层和铜-锡合金层,
所述铜-锡合金层配置于所述基材层上,通过使用了由含有超过60原子%且为85原子%以下的铜、并且含有15原子%以上且不足40原子%的锡的铜-锡合金组成的蒸镀源的共蒸镀法而形成,厚度为5~200nm。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其中,所述铜-锡合金层被设置在最外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其中,所述抗微生物性材料是膜,
形成了宽4cm、长10cm、厚25μm的膜时的、所述膜的翘曲量为2mm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其中,所述基材层是非织造布、机织布或线。
9.一种抗微生物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含:
准备由含有超过60原子%且为85原子%以下的铜、并且含有15原子%以上且不足40原子%的锡的铜-锡合金组成的蒸镀源的工序;
将基材配置成与所述蒸镀源相对的工序;
由所述蒸镀源使所述铜-锡合金气化而产生金属蒸气的工序;和
使所述金属蒸气与所述基材接触,在所述基材上形成含有超过60原子%且为90原子%以下的铜、并且含有10原子%以上且不足40原子%的锡的铜-锡合金层的工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基材由根据ASTM-D648-56在负荷1820kPa下测定的负荷变形温度为115℃以下的树脂、天然纤维或纸构成。
11.一种抗微生物性资材,其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资材,其被用作触摸屏用保护膜。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资材,其被用作医疗用资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微生物性资材,其被用作净化资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99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